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看到夢游現象。醫學研究發現,約1%到6%的兒童偶有夢游現象,如果將僅出現一次夢游的兒童也算進去,夢游的出現率約25%。一般來說,兒童夢游不算什么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夢游則少得多了,但成人夢游則是一種病態行為。心理學家觀察到:夢游往往發生在做夢很少的非快速眼動期。
很多人以為,夢游者在夢中起身,然后像瞎子一樣四處亂撞,其實夢游者眼睛是半開或全睜著的,他們走路姿勢與平時一樣。有一種說法,認為不可隨便去喊醒夢游者,因為夢游者忽然驚醒會嚇瘋的。事實上,夢游者很難被喚醒,即使被喚醒了,他也不會發瘋,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
夢游顯然是一種變異的意識狀態。患者與周圍環境失去了聯系,他似乎生活在一個私人的世界里。他的情緒有時會很激動,甚至會說一大堆的胡話,旁邊人很難聽懂他在講什么東西。他似乎在從事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這種活動往往是他壓抑的痛苦經歷的象征式重現。夢游結束后,患者對夢游一無所知。
有專家建議對夢游癥的治療采用以下方法:
1.厭惡療法。目前,治療夢游癥最直截了當的方法仍是厭惡療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溫和得多。通過病因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夢游多少是一種象征性的愿望補償,通過厭惡療法把夢游者從夢中喊醒,打破了夢游者的行為定勢,使這種下意識的行為達不到目的,那么夢游就會逐漸消退。采用厭惡療法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設法在患者夢游時喚醒治療者,二是及時中斷患者夢游行為。
2.精神宣泄法。從前面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夢游是精神壓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夢游癥狀必須要做的是解除內心深處的壓抑。其實要尋找夢游者的病因是非常簡單的,夢游者的夢游行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事實上,夢游癥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頗高,這些夢游往往是想念親人所致。家長或孩子的管教者應給孩子更多的溫暖,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減少孩子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話,應盡早讓孩子與親人相見,或通個電話、寫封信,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對親人的過分思念。
3.夢游癥狀嚴重者則需請專科醫生診治,并給予必要的藥物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