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生體質較寒要注意補氣
體質有些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寒性體質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等,這些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另外,還有一部分遺傳因素,也許你的父母體質偏寒,或者是你出生時,他們年齡比較大,身體陽氣逐漸減少,這會直接導致在你的基因上寫入寒性體質密碼。即使和別人處在相同的條件下,你更容易出現宮寒的癥狀,所以除了小心防寒之外,還要長期溫煦身體。
1、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于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
2、用鮑魚滋補:中醫認為鮑魚滋補清熱,可以滋陰養顏、清肝明目,是女性最好的補品。過去太醫院進貢給皇后妃嬪們的中藥丸,調和時不像現在使用蜂蜜,而是用鮑魚汁。所以宮寒女性應該經常給自己做些鮑魚食物。
3、宮廷暖宮羹:這道食物可以溫暖下身的元陽之氣,經常作為清代后宮嬪妃每月必食的藥膳。材料為鹿茸粉0.5克、冬蟲夏草1根、雞蛋1枚、食鹽少許,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長期吃可以調理子宮的寒氣,比服藥效果更好。
三、冷食和寒性食品不宜多吃
在中醫養生傳統中,女性體質屬陰,不可以貪涼。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冷飲、冰茶、瓜果等寒涼之物也不可以貪多,更何況那些一年四季舉著冰激淋的人。吃了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后,這些食物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導致寒邪內生,侵害子宮。所以中醫的吃涼指導主要適用于女性。
1、吃涼尺度:中醫推薦,最好只在盛夏季節吃冷食,而且別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不過這個尺度可以自己把握,體燥、火氣大的人可以多吃一點,別超過太多就可以了,例如吃冰激淋一天不超過兩個。
2、吃涼順序:有涼、熱兩種東西要吃時,最好先吃熱的,后吃涼的,如果順序顛倒涼氣就會被熱氣順勢下壓到子宮,帶來傷害。
3、分辨寒食:除了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之外,有很多食品,雖然在常溫下食用,但它的本質卻是寒性的,例如西瓜、梨、豬肉、綠豆、冰糖、苦瓜等,即使是加熱后,也要分季節、適可而食。
4、餐前姜茶養成習慣:餐前可以喝一杯姜茶(一片姜,以開水沖泡,趁熱喝下去),它可以主動化解寒涼食物或是涼性食物中的寒氣,在飲食上替你的子宮把好關。
私房話溫馨提醒:月經期間的你身體更加的脆弱,子宮也一樣,經期千萬不要吃冷飲,夜間睡覺無論是吹空調還是電扇都要記得在肚子上蓋上東西,避免子宮受寒。
其實,夏季是婦科病的多發季節,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疾病都很容易在夏季發生。所以自己還得多留個心眼,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要注意保暖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