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學生們在合唱
“隨著學習型城區建設的推進,全區10多個街鎮社區學校會更加注重對社區居民的教育,其中就包含老年人的終身教育,從而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吸引到各級各類老年教育的課堂里來。”閔行區教育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科科長隋明介紹說,區一級的老年教育主要集中在閔行區社區學院及其分院里,向下延伸到各街鎮的社區學校和分散在各社區的終身教育社會學習點。即便在同一個區域內,不同街鎮的老年教育資源供需狀況也呈現不同特征。虹橋、七寶等地區的老年教育資源比較緊缺,而在馬橋、吳涇等街鎮里有求學需求的老年人相對要少許多,但在總體上,全區的老年教育資源還是基本能滿足社會需求的,還沒有出現有些中心城區老年教育學額“一位難求”的窘境。
這樣的“生源不均”現象也同樣出現在上海老年大學科技分校。學校負責人王鎮老師說,科技分校有點特別,就是前來就學的老年學員普遍文化層次比較高,退休前大多為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或知識分子,學校為他們開設了木工制作、青花瓷繪畫、計算機等課程,一學期也就300多名學員,人不算多,這可能也與學校的招生和開課定位有關。“要說老年大學人滿為患,也不全是如此,但向往進老年大學的老同志在增多,這是事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或許就是學費吧,上一門課一個學期才100多元,學校補貼給每個班的課程費用倒要好幾百元呢,那么便宜的課到哪里去找啊。還比如科學飲茶課,學校還要貼進茶葉錢呢。”他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