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對外開放
我國已與30多個國家、10余個國際組織開展職教合作
“你要做一個自動化小車,沿著設計的軌道行駛。”泰國大城府的魯班工坊里,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正在為23名泰國學生講解能源化工生產線的設計原理。
魯班工坊即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孔子學院。去年3月,這所由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建立的魯班工坊掛牌成立,在這里,仿生機器人學習體驗區、電腦鼠走迷宮學習競賽區、自動化生產線教學區一應俱全。截至目前,已經培訓了來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的319名學生。
“魯班工坊得到了泰國政府的高度認可,當地企業對其開設的技能培訓項目表現出極大興趣。印度、印尼的魯班工坊也正在積極籌建中。”王繼平介紹。
目前,我國已與30多個國家、10余個國際組織開展了交流合作:與德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簽署了職業教育協議(備忘錄),與聯合國教科文、聯合國兒基會、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密切合作。此外,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均有職業院校開展了海外辦學,越來越多的省區市制定了相關規劃。
“大會宣讀并通過了標志性成果文件《唐山聲明》,以期更深入理解職業技術教育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推動作用,明確世界各國和國際社會合作的戰略方向,實現《教育2030行動框架》和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確定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發展目標。”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長杜越表示,《唐山聲明》能夠為今后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奠定新的基礎。
“本次唐山會議,是兩次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間隙首次舉辦的中期推進會,為各國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中國愿意繼續與各國一道,攜手推進世界職業教育轉型發展,發展更高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更好地造福人類社會和世界。”王繼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