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超2600萬,開設近千專業,中職生就業率連續10年95%以上,國際合作程度提高
日前,在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現場,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80余個會員國代表、職教領域相關國際機構及非政府組織代表、專家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一份關于職業教育的《唐山聲明》吸引了眾人目光。
1.2萬多所職業學校,年招生規模超過900萬人,在校生超過2600萬人,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個領域,這是我國職業教育的規模;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急需職業教育破解應對危機、促進就業、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難題,這是發展的大趨勢。“中國將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結合,與教育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與每個人的終身教育學習和發展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教育部副部長孫堯鄭重聲明。
就業持續向好
職校畢業生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
“我期待憑借自己的能力,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武漢市交通學校學生黃江堯站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的領獎臺上說。他是一個出生在湖北宜昌農村的孩子,父母靠種茶葉、板栗維持著5口之家的生活。“博士生想進我們單位都不容易,但如果你愿意來,隨時跟我們聯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誠懇地對他說。更有企業當場開出年薪10萬元的工資,黃江堯通過技術改變了命運。
青年高失業率已經成為困擾很多國家的難題。如何通過職業教育,實現青年從學習階段進入工作階段,是世界職業教育面臨的共同挑戰。
2012年,全球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界在上海舉行會議,對話促成了《上海共識》的誕生,為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體系改革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建議。
“目前,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介紹,為了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家層面還組建了62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建成約1300個職教集團。
“廣泛開展的訂單培養、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等,不但提升了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融合度、契合度,讓辦學活力持續增強,更讓職業教育的就業持續向好。”王繼平說。
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超過90%……如今,我國職業院校畢業生已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