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直接通過平臺提供艙位,貨主直接網上訂艙,可以提前鎖定艙位和價格,避免遭遇船公司爆倉或價格大幅上漲的麻煩。
最傳統的運輸業正在趕上電商這班車。
距離馬士基航運宣布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訂艙平臺“艙位寶”還不到兩個月,集運班輪業密集迎來了一批類似合作——在1月以星航運宣布與阿里達成類似合作后,法國達飛2月14日也與阿里巴巴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從3月開始在阿里巴巴的“一達通”平臺上線訂艙服務。
這類訂艙平臺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直銷”——貨主不再通過貨代預定艙位,而是直接在線上向船公司訂艙,后者保證艙位和價格并以提供其他增值服務以強化吸引力。
也是在達飛牽手阿里兩天之后,馬士基航運又宣布了與一家國內網站“運去哪”合作推出模式類似的“集運頭等艙”。
對于集運班輪公司來說,與電商巨頭合作并非新鮮事——早在2014年中海集運(601866,股吧)就與阿里巴巴合作了訂艙平臺。然而短時間內多家集運班輪公司紛紛布局電商卻并不多見,這與去年集運行業觸底后各家紛紛提出電商化、數字化發展嘗試有很大的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梳理近期的合作可以發現,目前阿里雖然還是依托“一達通”平臺與集運公司合作,但與當時聯手中海時的“一對一”模式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密集電商化
去年12月末,阿里巴巴和馬士基航運宣布突破傳統訂艙方式,針對中小企業在年末旺季,推出新的在線訂艙平臺產品“艙位寶”,正式拉開了集運企業新一輪擁抱電商的運動。
“艙位寶”是依托于阿里巴巴的“一達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推出的。船公司直接通過平臺提供艙位,貨主直接網上訂艙,可以提前鎖定艙位和價格,避免遭遇船公司爆倉或價格大幅上漲的麻煩。
在馬士基航運之后,以星航運也在今年1月加入了“艙位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目前馬士基將AE1、AE5和CHX三條航線都放入了“艙位寶”的合作中,以星航運從上海、寧波、青島、廈門起運的多條航線(印巴、南美、東南亞、黑海和西非)也都參與其中。
從阿里一方來看,“艙位寶”的業務與飛豬的機票直銷業務類似——消費者不再需要通過第三方的中間代理商,而是直接向承運人訂購產品,同時承運人提供其他一些配套服務。這樣在阿里的平臺上形成直銷和第三方代理并存的格局。
不過相比機票,訂艙的流程相對更慢,不確定性更高。以往貨主發起訂艙申請后,訂單除了流轉到貨代手上,還會通過掌握艙位信息資源的莊家,最終才會抵達船公司手中,返回到貨主手中的艙位并不能一定得到保證,訂艙價格也會變動。
阿里與達飛簽署的合作要到3月才會上線,但預計最終也會加入到“艙位寶”產品中,此外還會有其他船公司可能加入。隨著平臺上的產品提供方不斷增加,預計未來會形成類似于飛豬的“航司直銷”的格局。
對于船公司來說,選擇展開網上直銷合作有多方考慮。在去年重大業務調整后,馬士基今年將加強數字化發展提升到了戰略層面。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關鍵地位,以及阿里在技術上的優勢,馬士基選擇在中國嘗試電商并不意外。
達飛在與阿里簽署備忘錄后也表示目的是為客戶訂艙發展出數字化的替代方案,服務主要會在被納入“海洋聯盟”合作范圍的MEX1和BEX航線上。
合作中的博弈
如果進展順利,這類電商合作可能會解決行業現存的一些問題。馬士基航運大中華區總裁方雪剛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目前貨主30%到40%的訂艙最終都沒有兌現。這對于船公司調配運力不利,產生了相當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