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家庭學習和社會學習
特邀觀察員:康麗穎(首都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忙碌了一個學期,所有的孩子都盼著假期的到來。假期應該如何利用,家長和孩子們的意見往往不一致,親子之間的矛盾也油然而生。
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假期,幾十年過去了,好多細節還歷歷在目。父母與我們姐弟三人一起設計活動計劃是每個假期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假期孩子們從學校回到了家庭,回到了社會。教育和學習的空間發生了變化,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也應該轉換。
在 家庭中學習,可以從參與家庭勞動開始,父母可以與孩子商議,讓孩子學做家務,包括打掃房間,買菜做飯;家長充分放權,讓孩子當一次家,給家庭成員安排一個 星期的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設計家庭的親子共讀計劃,選擇閱讀書目和閱讀時間;在走親訪友中學習交往禮儀,學會關心長輩,孝敬祖(外祖)父母,讓孩子在與 父母互動中學會生活技能,學會分享彼此的幸福與快樂是假期重要的學習內容。
在 戶外活動中學習,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行計劃,讓孩子學做旅行攻略,也是假期學習的重要方式。父母親可根據家人的時間、精力和經濟狀況安排出行。既可以攀爬暢 游名山大川,也可以到郊外遠足,體驗“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文化情懷,愉悅孩子的身心,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之,家長要意識到學習不局限于書本,從更廣的層面來講,學習是指人們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是一種使個體在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方式與方法等方面產生的持續變化過程。我們衷心希望孩子們有一個愉快充實的假期!
□文/本報記者 王小艾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