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上下課鈴聲,不用學教科書上的數理化,沒有應試教育的束縛……近日有媒體報道,福州閩侯出現了一所“野生”學校。校長的辦學理念是“自牧修身”,即通過大量的活動讓學生自我建設,保持個性,“不做一個模子里出來的人”。
孩子們可以自己養土雞,然后賣給學校。
一邊是推行自牧式教育的野生學校,一邊則是最近因《虎媽貓爸》熱播而備受關注的“虎媽”式教育。對孩子的教育該嚴格、專制,還是該放松、注重天性,甚至是放養,引發了網友和教育界人士的熱議。
家長認可“野生”學校嗎?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學生家長。王先生就表示,其實各種教育都各有利弊,但是在目前的狀況下,他不會把孩子送到“野生”學校去。他覺得“野生”學校雖然很開放,可以學到更多傳統的東西,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特別是在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學生需要通過應試教育來上大學。
但是,也有一些條件很好的家庭還是選擇把孩子送到“野生”學校去。他們認為,這樣的開放式教育可以保存孩子獨立的個性,也讓孩子在學習中變得更加獨立。
對于這樣的“野生”學校和“虎媽”式教育,不少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不可小看了孩子的認知能力與判斷力。只要他開心,內心認同自我,哪怕未來只是平平凡凡又如何?”網友“epdtz”說。
教育界人士并不看好
我省教育界人士表示,這樣的“野生”學校他們并不看好,也不建議學生去。因為,這樣的教育以后去哪里讀高中、怎么考大學都是問題。
福州大學社會系主任甘滿堂教授表示:“‘野生’學??梢宰鳛檎幗逃囊环N補充,它更多強調的是素質教育和個性的發展,讓學生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對孩子人格健全的成長有利。但是,它不能替代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因為現在文憑在社會上還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他也對“野生”學校教育出來的學生以后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和就業表示擔憂。
對孩子的教育該嚴該松?福州二中的林老師認為,父母對孩子采用簡單粗暴“虎媽”式的專制教育,很多時候是以犧牲孩子對生活的快樂體驗和幸福感為代價的。相反,采用民主式教育下的孩子,隨著年齡的成長會越來越明白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對人生的方向更為明確,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記者 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