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6日訊 在7月底召開的“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將制定并實施校園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包括用3年時間把校園足球定點學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擴展到2萬所,并從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
記者從泉州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泉州校園足球,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少學校及家長對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不夠支持。對此,業內人士建議,中小學??煞e極開展班級聯賽,先嘗試5人為一隊的足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
學生“舉雙手贊成”
中小學家長態度兩極分化
“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這個機制。”從手機上看到教育部規定要逐步建立中小學大學四級足球聯賽機制的新聞后,泉州九中網友“晚念-”第一時間就在校園貼吧里留言。而泉州外國語中學網友“切爾西”則高呼“萬歲,有個校園足球聯賽,總算給足球愛好者傳來福音啦”。
相較于學生們的興奮,家長們則旗幟分明兩邊倒:小學家長積極表態支持;中學尤其是高中家長則擔心影響學習。
泉州通政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許昊文的媽媽認為,現在小學生有很多近視的,小胖墩也不少,如果在學校能多一點運動,對孩子的成長是好事。
“男孩子就該多運動,要不然天天宅在家里,周末爬個山都喊熱喊累的。”泉州十中初二學生吳余煒的媽媽也支持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她覺得現在學生的運動偏少,學校推廣足球運動,不失為鍛煉身體的好方式。
“不影響學習的話,偶爾踢踢還行。”泉州外國語中學一名林姓家長認為,高中生都爭分奪秒地學習,經常連課間休息都拿來背單詞,把時間花在踢球上太浪費。
缺少學校、家長支持
泉州校園足球才剛起步
“很多學校和家長都擔心多參加體育鍛煉會分散孩子的精力,影響學習成績。其實并非如此。”泉州市教育局體衛科黃慶坤科長告訴記者,今年的福建省文科狀元林子晗就十分喜愛足球,平時堅持訓練,“這不是直接反駁了學校和家長的觀點了嗎?”
而對于泉州校園足球的發展,黃慶坤認為,目前僅個別縣(市、區)如南安等地發展勢頭火熱,整體來說還處在起步階段。在剛結束的市足球聯賽中,全市近2000所中小學只有27所學校參賽,而“這一數字還破以往記錄”。
是什么阻礙學生足球運動發展?泉州七中足球愛好者高二年理科生小陳認為是因為課業壓力太大,“沒有時間啊,校足球隊的主力都是高中生,高一高二還能踢幾場,到了高三都只能退下來”。泉州外國語中學足球愛好者高一新生小丁則告訴記者,如果學校和家長不支持的話,他們能踢球的時間很有限。
以此次市足球聯賽為例,黃科長透露,不少學校的足球愛好者主動組隊報名參賽,但有的學校怕影響教學進度,不同意蓋公章、不批帶隊老師,造成沒有參賽資格;還有的學校,學生已經組建好球隊了,但是由于家長聯名抵制,最后只好作罷。
要搞聯賽缺乏場地、資金
可先從5人足球做起
“政策是好的,但到底能落實多少就難說了。”采訪中,泉州市區中小學一線體育教師們也對增加課時、建立足球四級聯賽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一位體育老師向記者坦言,長期以來,體育課一直被置于弱勢地位。尤其是為了中高考,學生的音、體、美課程常常要讓步,改成了其他主科課程。而要增加體育鍛煉時間,就只能改放學后開展,學生放學時間勢必拖后,很多家長接受不了。”
“觀念不改變,一切免談。”對于泉州校園足球的未來,黃慶坤科長如是說。他表示,目前的教育考試體系是一種人才篩選體系,文化課成績與學生個人發展具有直接利害關系,導致學生放棄了大部分運動時間去學習文化知識。作為主管部門,也只能從觀念上慢慢對學校和家長進行引導。
其次,場地有限也制約泉州校園足球的發展。黃科長說,目前泉州僅盲聾啞學校和北師大泉州附中兩所學校有相對標準的足球場,要開展校園足球,還有待于社會支持。“至于足球教練等問題,這倒不是難題,可以對體育老師進行訓練。”
他建議,中小學??煞e極開展班級聯賽,不一定規定一支隊伍一定要達到11人,可先嘗試5人為一隊的,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只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中,群體龐大了,足球金字塔底座才會更穩固。(海都記者 黃曉燕 莊奕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