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和婚姻是人生永恒的主題,我們終生都在尋覓愛情,尋找愛、付出愛、得到愛,而在這尋覓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擾和迷惑。怎樣從愛情走向婚姻,又怎樣在婚姻中重拾愛情,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和交流的話題。”8月18日,武漢三中語文教師歐陽秀子以《詩經》《最美不過詩經》等書籍為載體,舉辦愛情主題讀書分享會,引導高中生和家長如何面對青春期情感問題。
七月初,武漢三中“葆心讀書會”給大家布置了“學習任務”,要求家長與孩子共讀、共思、共寫、共講《詩經》《最美不過詩經:在古詩詞里邂逅最美的愛情》,并從中尋找心中關于愛情的答案。“我心目中的男/女朋友是這樣的”“孩子告訴你他的朋友失戀了,痛不欲生,不知道如何幫助他的朋友,請你出出主意”“浪漫的愛情,美好的婚姻會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幸福體驗”……活動中,歐陽老師設計了系列“愛情必答題”,讓家長和孩子坦然面對,還吸引了來自武漢四中、漢鐵高中的學生與家長參與。
《詩經·氓》以一個女子之口,述說了其情變經歷和深切體驗。婚前,她懷著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沖破了禮法的束縛,毅然成親。但事與愿違,她被氓當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她由心底告誡女孩子,不能過度沉迷于愛情,一定要慎重對待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詩中女子表白后,男子遲遲不提婚期,說明沒有誠意成婚。經歷挫折,她雖有沖破世俗的勇氣,可回娘家后境遇也是悲慘。”歐陽老師分析詩文后,翻轉提問,“如果放在現代社會,你們說說這個女子會怎樣?”有學生說,她可能再也不會相信愛情;有的說,她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還有的說,她會反省自己擦亮眼睛最終遇到真愛……“這說明一個道理,女性不僅要經濟獨立,而且要精神獨立,即使在情感中遭遇了不幸,也要有能力把握選擇幸福生活的權利,結局都是由自己來編寫的。”歐陽老師總結道。
班主任打電話說,你的孩子早戀了,請你到學校面談,你會如何對待這件事?現場家長都表示“會比較坦然”。但歐陽老師指出:“和老師面談之前家長也是要備課的,如果你直接說‘高中生談個戀愛也很正常啊’,這談話也就結束了。家長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不是談朋友的問題,也不是學業的問題,而是如何讓孩子過得幸福的問題。如果確實影響到學習,不能野蠻地斬斷,而是與老師一起關注、轉移,給緩沖時間,不能讓他痛苦的‘孤軍奮戰’。”
武漢四中高一學生家長嚴俊說:“參加這場讀書會后感觸很深,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孩子遇到情感問題家長應該正向引導,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角度,平等對話與溝通。”
歐陽秀子說,讀書會通過打造不同主題的親子共讀活動,幫助學生平穩渡過青春期。(記者 楊幸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