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僅剩一個月,廣大高三學生正緊張地備戰高考,抓緊最后的時間復習沖刺。而畢業班的老師們也并不輕松,“學生的成績下滑怎么辦?”“情緒出現波動如何應對?”“學生們高考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績?”……老師們也有自己的壓力和焦慮。昨日,本報記者采訪了海口多所高中的畢業班班主任,聽他們講述和學生們一起備戰高考的故事。記者 林文星 曹寶心
A
早出晚歸
早上7點前到校,晚上11點才回家
自從學生們升上高三后,海南華僑中學理科實驗班班主任趙濤每天在學校待的時間更長了。早上7點是早讀時間,趙濤要比學生們更早到班上,與任課老師們溝通一天的教學安排。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趙濤還時刻關注班級里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加油鼓勁,指導學生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學習。一般情況下,晚上11點,當最后一名學生離開教室后,趙濤才收拾教具離校返家。
這屆高三并不是趙濤帶的第一個畢業班,自10年前在海南僑中任課以來,他先后陪伴了三屆學生走完高中生涯,將他們送入人生的下一段歷程。高三是學生們一個重要的時期,在高考的壓力下,學生們很多小問題會在高三期間暴露出來,并影響他們的備考。趙濤也總結了三個應該著重關注的問題:身體素質、班風學風以及備考心態。
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是高三期間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高強度、快節奏的備考過程中,壓力較大,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影響學習進度。”趙濤表示,通過跑操、體育課、拓展訓練等方式鍛煉身體是較好的方法,同時也能有效緩解學習壓力。“我們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同學們開展徒步遠足,從反饋來看,效果很好。”趙濤說,再加上年級不定期開展的體育比賽,學生們的焦慮心理有了明顯改善。
趙濤表示,目前班里的學習氛圍很好,學生之間有合作也有競爭,有利于班級的整體進步,但高考帶來的壓力仍在部分學生身上有所體現,“成績的小幅波動,就可能帶來學生情緒上的落差,做好心理輔導是每個班主任的職責。”通過課堂表現和與學生談心,趙濤能掌握多數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并利用課間交流、座談會等形式,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消除焦慮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