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多憂心忡忡
對一些學習類App涉黃現象,最擔心的就是家長了。
張英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她的孩子今年上初一,因為閑暇時間有限,而且也不會輔導現在的功課,所以張英將一些學習類App作為輔導孩子學習的工具。
“網絡涉黃內容再泛濫再勁爆,也要分人群。在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類App里出現涉黃內容,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張英說,這些涉黃內容的來源不一定是使用學習類App的學生,有可能是App的運營人員的某種商業行為。
“這些App的用戶主要是中小學生,他們正處在成長期、青春期,好奇心比較強,價值觀還不成熟,極易被網絡中的這些不良信息侵染。”張英說,“對學習類App的監管不能手軟,哪怕有一點點涉黃都應該嚴厲打擊,因為這是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大問題。”
除了張英,還有不少家長對孩子使用學習類App表示擔憂。
“出現這種涉黃的內容,難免會讓家長擔心孩子會受到不良影響。”在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李慧玲告訴記者,“孩子的作業一般都是由我們輔導,用這些軟件的情況比較少。目前不會讓孩子停止使用,但之后會多加警惕。”
李慧玲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她對孩子管得比較嚴。對于一些學習類App存在涉黃內容的現象,希望軟件開發商和相關部門能夠從源頭上予以治理。
在采訪過程中,有家長向記者表示,App教育培訓平臺目前還存在監管空窗,急需明確各方職能分工,整治不良信息傳播渠道,為青少年打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空間。
除此之外,有的家長還由此想到了網絡時代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問題。
“現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信息太多,青少年也能通過很多渠道接觸網絡。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和學校應該盡早做好對孩子的性啟蒙教育,告訴他們性不等于黃,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不文明的,讓他們從這種教育中樹立道德觀念,而不是通過其他途徑獲得一些不良信息。”北京市民張建華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