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這里是向全球同步直播的生日晚會現場,您現在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收看,方法很簡單,只要打開手機鏡頭朝向我們就可以了……”近日,瑞安市第五中學高一(2)班的教室里,一番幽默的開場白之后,開始了一場溫馨的生日晚會。原來,這是班主任孫有新為“壽星”薛佳禾組織策劃了一場生日晚會。
晚自習的休息時間,全班同學為“壽星”舉行生日慶祝儀式。主持人先開場,把壽星引到講臺前,同學們唱生日快樂,吹蠟燭;同學們送上祝福,“夸夸壽星”,然后回顧她們之間友情的發展;隨后,班里幾名學生表演事先排練的節目;接著,孫有新送上親手寫的祝福信,并朗讀學生家長發來的賀信;最后,壽星發表感言。
“覺得特別幸福,慶生會不僅有蛋糕和禮物,還有同學之間的真情交流,還有媽媽最真摯的祝福。”薛佳禾感動地說。
為什么要為學生慶生?孫有新介紹,在他讀高中時,班主任在班級里為他慶祝生日,幸福的感覺令他印象非常深刻。
“一般人慶祝生日就是吃吃喝喝送禮物,我希望學生過生日是一次莊重的成長儀式。”孫有新說,“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說為了將來的幸福而努力,我希望我的學生不僅將來要幸福,在學習過程中也要享受幸福!”
孫有新提倡過學生生日的這一天要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同時他會聯系家長,讓家長發生日賀信。“現在的家長都很含蓄,很少有真情流露,我就借這個機會,鼓勵家長把平時想說卻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都說出來。”孫有新介紹。
從2003年開始,孫有新給每一位過生日的學生寫祝福信,累計356封,累計達70萬字。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和學生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片苦心。孫有新還發動全班同學寫一張賀卡,對生日的同學表達祝福。一張張手寫的賀卡,成為學生珍藏的禮物。
2010屆學生夏鄭希對第一次在班級里過生日的情景依舊記憶猶新。“早自習下課,我在門口碰到孫老師,他對我說了一聲‘生日快樂’,我當時的感覺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老師準確記得我的農歷生日,還第一時間送上了祝福,喜的是大家都為我慶祝生日,很溫暖很幸福。”
據了解,孫有新從1999年在瑞安五中開始教師生涯,已堅持19年,為近800名學生過生日。
在孫有新的影響下,他的學生也將這一“傳統”繼承下來。2010屆學生的蘇瑞現在是一名小學教師,她也為學生過生日;而2004屆學生的楊清清為了支持老師的工作,無償贈送班級慶生會的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