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跨過海洋,卻曾翻越群山;不曾留名青史,卻曾高歌青春;不曾萬人敬仰,卻曾和你在一起。這樣一群青年,在茫茫人海中平凡著,卻又那么不平凡地閃亮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西部計劃”志愿者。
研支團成員在聽課。中國青年網(wǎng)通訊員 潘麗穎 提供
有志青年隱山林,笑看支教年少時
資源,是桂林市偏遠山區(qū)的一個小縣城。而去車田民族鄉(xiāng)的路,更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現(xiàn)實版的“速度與激情”。老舊的小巴一路顛簸,彎曲的公路從懸崖峭壁盤旋直上,但這并不是最讓人感到緊張的。
當記者還在車上的時候,資源分團的成員就告訴記者,這條山路有一個多霧路段,隊長趙劍光說:“司機簡直是在盲開。”
帶著一絲激動,記者到達了多霧路段,原本晴好的天氣在一瞬間變得昏暗,清晰可見的路面越來越模糊,周圍都是霧氣,即使打著車燈,前方的可見度仍不超過五米,司機等于在盲開!
但遙遠的路程、復雜的路況、出行的不便并沒有阻止這一群年輕人支教的決心。
山區(qū)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多了幾分艱苦,也多了幾分趣味。“學校門口那個坡真的很難上,有一次我記得劍光扛著一麻袋的行李,上來真的很累!”“刮風的時候從坡上過,回來要洗頭,灰塵太大了。”“我們剛來的時候是夏天,這里有各種蟲子,見過的沒見過的,大的小的都有。有時候晚上睡覺就會有蟲子落在你床上或者身上,這時候立馬就驚醒了!”
趙劍光說同較為艱苦的物質(zhì)環(huán)境相比,精神生活的貧乏更讓人感到難熬。由于手機信號與互聯(lián)網(wǎng)信號較弱,他們也只能利用課余時間在辦公室的電腦閱覽新聞,晚上回到宿舍,成員之間再交流感悟,偶爾也會一起在宿舍里唱唱歌,講講故事,以此豐富精神生活。
日頭很長,日子卻飛快?;叵肫鹬Ы虝r光,支教團成員說說笑笑,從容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