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猛于虎,不少學校、老師都希望學生上學期間避而遠之。但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劉光華老師新學期卻在他的課堂上宣布,每一節課同學們都要把智能手機帶到教室來,因為他要用手機進行課堂考勤。這學期,他還會通過手機給同學們布置和批改作業,并考慮用手機進行課堂測試和期末測試。
重慶理工大學劉光華老師下午上課,用手機考勤。 記者許恢毅 攝
手機考勤小伙伴驚呆了
“上課,同學們請拿出你們的手機,現在開始點名了!”昨日下午4點,在重慶理工大學第五教學樓409教室里,國際貿易班大三的同學應聲從書包里拿出自己的手機。劉老師也拿出了他的手機,點開微信里的“課堂派”,然后對同學們說:“驗證碼02377。”
同學們輸入驗證碼,很快他們的手機就跳出“出勤”的提醒。
下課前5分鐘,劉老師又設置了新的驗證碼,讓同學拿出手機驗證。通過兩次考勤,本堂課遲到人數和早退人數,他很輕松就了然于心。劉老師很開心,這堂課有118位同學出勤,遠遠高于上一節課93位同學出勤。課后,一位男同學告訴重慶晨報記者:“新學期第一節課,當劉老師宣布這學期將用手機打考勤,我們都驚呆了!”
“這太出乎我們的意料了!現在想幫同學代打考勤根本不可能了。”這幾日,劉老師所教的國貿班、商務談判班大三、大四的同學紛紛在自己的朋友圈抒發心情,“真沒想到手機微信點名,這么高科技的事,現在居然空降我們身邊了!”
手機點名提高了效率
劉光華老師有30年的教齡,曾在英法留學,是同學們心中的潮人。
今年暑假,劉老師通過自己的大學同學了解到這款名叫“課堂派”的手機軟件。課堂考勤是它最實用的一個功能。劉老師說,以前老師用嘴巴點名5分鐘,最多能抽查到班上四分之一的同學,100多個同學的大班,如果輪流點名,每學期點不到幾次名字。有時候也難免有“冒名頂替”的現象。
“用手機點名提高了效率,節省了學習時間。”劉老師說,現在他帶的本科班和研究生班有300多位同學,每堂課我都能在5分鐘內點完名,并通過云端統計出準確的人數。
功能強大手機還能交作業
打開劉老師的手機,這款“課堂派”里還有作業、測試等其他功能。劉老師已經通過它布置過一次作業,作業題目在手機微信公布后,劉老師設計了一個提交時間,如果時間到了,有同學沒有按時提交,手機上就會很直接地反映“未提交”。
同學提交上來的作業,有字數,還能進行相似度對比。劉老師說,相似度對比可謂功能最強大的地方,因為這能幫他很直觀地判斷作業的質量,微信上的作業能跟網上的論文、案例對比,還能跟其他同學的作業進行相似度對比,如果相似度超過了30%,劉老師將判定這份作業不及格。
劉老師說,現在他的手機還能隨時批改作業,不需要把一大摞作業本抱回辦公室和家里的書房了。
觀點>
支持者: 環保并提高了課堂效率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很多人對于手機考勤的事都很支持。有同學說,這樣做很環保,交作業、做試卷都實現了無紙化,這能節約不少的資源。
當然大家覺得最贊的還是提高了課堂效率,以前老師點名,口頭上一個一個的點,既不準確也費時間。如果不點名,有的不自覺的同學可能會鉆空子。用手機打考勤,在很短的時間能人人點到,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反對者: 會增加學生經濟負擔
“手機打考勤需要網絡,教室里沒有WIFI,用電信信號會增加話費。”有同學覺得,未必大學生人人都有智能手機,買一個智能手機負擔也不小。
還有同學認為,很多老師都要求上課期間不帶手機,如果大家都把手機帶到課堂上,難免會有人上課開小差時玩起來。
對于這些意見,劉老師做了一次摸底,智能手機幾乎人人都有,這幾分鐘的考勤,也不會用太多流量。
至于課堂上玩手機的擔憂,他說,這是堵不住的,想要同學們認真聽講最好的辦法是把課上生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