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市8萬余名初三學生重返校園開學復課。各校教師精心準備,落實防疫物資設備,布置校園教室,迎接學生“回家”。返校第一課,多校不謀而合,關注“生命健康”。
先學防疫“順口溜”
“從家到校不亂跑,兩點一線要記牢”“接送孩子并不難,學校安排疏導員”“晨檢午檢要做好,堅持日報零報告”……初三開學,一段段“順口溜”在校園流行,學生學知識前,先要記熟防護要求。
海淀區初三學生達17235名,占全市兩成。該區教委副主任史懷遠將初三開學防疫要求歸納為“三項原則、八項注意”,防疫要求變得朗朗上口。門頭溝區教委以疫情為教材,推動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邀請學校黨支部書記、團委書記、思想政治課教師,錄制一堂理想信念教育主題團課,在提高學生防護意識的同時,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班級管家”上崗
本市初三年級有專任教師13200余名。截至5月6日,全體教職員工均已到崗。開學后,一部分教師將兼職“班級管家”。
“胡同有小巷管家,所以我們學校也要有班級管家。”大峪中學分校校長魏芳說,31名教師組成“管家團隊”。開學后,每個班配備兩名管家,與班主任、任課教師對接,負責學生到校一日生活,包括體溫檢測、消毒通風、午餐、自習、課間等重點環節。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校長呂麗說,開學后一間教室配備一位專職消毒人員。學校還制定了“四個專”:“專人專責”,對所有工作進行分工,由專人負責專門的項目;“專人專管”,每件事都有專人管理,每一位在京外的學生都有專門的老師聯系;“專人專座”,教室、食堂固定座位;“專室專用”,廁所、教室固定到每一個班,不能交叉使用。
加強身心雙鍛煉
“越是在疫情下,越是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要強身健體,增強抵抗力。”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與高三年級開學時倡導學生進行適當體育鍛煉不同,初三開學體育課是必修課。
不僅有體育課,散步等也成為很多初中校開學后的新規。“中午就餐后,教室會開窗消毒、通風,這個時間段學生可以到操場進行適當鍛煉。”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老師說,會有班主任和體育老師帶領,學生在操場可以散步、拉伸,學校還自編了身體素質操。
還有些學校特別提出了心理“鍛煉”。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教師介紹,會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幫助學生緩解壓力。新橋路中學專門開設了心靈“SPA”屋,學生可以預約在課間或午休時間,通過聽音樂,做減壓小游戲,一對一心理咨詢,書寫心情寄語等方式緩解壓力和焦慮。
市教委介紹,目前,本市8萬余名初三學生中,只有619人不在京。所有不在京學生均與學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聯系,健康狀況、學習狀態隨時掌握,并由學校提供相應的復習指導。(記者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