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收中國精英 不能只為賺錢
“你看南加大有這么多中國學生,國際學生,現在普遍的印象就是,我們學校收他們為賺錢,這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了。但你收了這么多人,你要負責任。”從事東亞研究的李頌雅教授(音譯:Sonya Lee)如是說。“除了幫助融入之外,也需要教授員工了解,為什么要收那么多華人學生,有什么好處?我自己覺得,招收的中國學生全是精英,對將來中美關系很有影響。這我覺得做得對,向這個方向走,你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USC還沒有完全做好。”
李教授是參與署名中為數不多的亞裔女教授之一。她說,南加大的管理層非常保守,幾乎都是白人領袖。“USC經常說自己在亞太地區具有領導地位,但在東亞研究方面只是做了一部分工夫。(領導層)對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方面了解很少,”李教授說,南加大應該意識到,東亞研究不僅停留在學術層面,更應該是一座幫助各方互相了解的橋梁。“如果你是一個多文化的國家,你要肯接受其他文化是你的一部分……亞裔暫時還沒成為主流的話題。”
針對學校的舉措,專攻政治和中美電影研究的教授駱思典(Stanley Rosen)說,平心而論,幾年前的悲劇發生之后,學校確實加強了周邊安全防護。“安裝了監控,在每個街角都安排了巡查人員,為學生提供校園兩英里范圍內的免費叫車服務。他們不得不做,這是底線。”但他同意,在更多方面,學校確實沒有為華人學生盡心盡力。南加大每年從中國招收大批學生精英,而這樁丑聞很可能會動搖學生們對南加大的信心。“如果管理層一成不變,也沒有要改變的呼聲——學生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傳播,說在南加大真的不受重視,這就一定會有影響的。”駱思典教授原本不愿以真實姓名見報。但思考后表示,“我還是署名吧。主要是因為我希望捍衛我們的華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