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
(2017—2020年)
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辦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本計劃。
一、重要意義
近年來,各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認真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殘疾人受教育機會不斷擴大,普及水平明顯提高;財政投入大幅增長,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和課程教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但是,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在中西部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發展整體相對滯后,特殊教育條件保障機制還不夠完善,教師隊伍數量不足、待遇偏低、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是鞏固一期成果、進一步提升殘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增進殘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的重要舉措。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實施二期提升計劃的重要意義,履職盡責,攻堅克難,持續推進特殊教育改革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1.堅持統籌推進,普特結合。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全面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相互支撐。
2.堅持尊重差異,多元發展。尊重殘疾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提高特殊教育的針對性。促進殘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他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3.堅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辦。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項目要加大支持特殊教育的力度。根據特殊教育實際,專門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給予殘疾學生特別扶助和優先保障。
4.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落實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發展特殊教育的責任,加強省一級對特殊教育的統籌。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學校、家庭和社會相互配合。
(二)總體目標
到2020年,各級各類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規模顯著擴大。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的運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強。教育質量全面提升,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愛心的特教教師隊伍,特殊教育學校國家課程教材體系基本建成,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質量整體提高。
(三)重點任務
1.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全面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提高鞏固水平,解決實名登記的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學問題。加大力度發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加快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穩步發展殘疾人高等教育。
2.增強特殊教育保障能力。統籌財政教育支出,傾斜支持特殊教育。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全面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全面加強隨班就讀支持保障體系建設。健全特殊教育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和待遇保障機制。提高殘疾學生資助水平,實行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學生從義務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12年免費教育。
3.提高特殊教育質量。促進醫教結合,建立多部門合作機制,加強專業人員的配備與合作,提高殘疾學生評估鑒定、入學安置、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的有效性。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專業化水平。增強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推進課程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