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專項計劃持續增加
除協作計劃外,2017年繼續實施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
其中,國家專項計劃招生規模安排6.3萬人、地方專項計劃招生規模原則上比2016年增加10%以上、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規模不少于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
中新社發 張開虎 攝
而去年,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安排也是6萬人,地方專項計劃招生是不少于有關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規模的3%,高校專項計劃不低于有關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
兩相對比發現,高校專項計劃不變,地方專項計劃招生規模還將擴大,加上國家專項計劃還多出3000人,也就是說,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還將繼續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由中央部門和地方“211工程”學校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承擔;地方專項計劃由各省(區、市)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地省屬高校承擔;高校專項計劃由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承擔。
這三個計劃覆蓋的高校都具有相當的含金量,也就是傳統意義上所說的重點大學、一本院?;炯{入其中,因此每次出來都頗受關注。2012年開始的高校專項計劃每年都能從其中找到一批出身貧苦但學習優異的典型,也成為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的特色門類。
何以解憂唯有提升辦學質量
在總體招生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有協作計劃和專項計劃拿走一部分招生名額,就有一部分省份減少招生名額。去年炒得沸沸揚揚的中部省份湖北、江蘇分別調出4萬和3.8萬生源指標給中西部省份的消息在許多考生和家長中引發憂慮。
北京、上海等教育發達地區、所謂高考錄取率高的地方比例下降更明顯,也就是說原有的發達地區上大學容易的優勢在逐漸消失。
事實上,中國高校招生自1999年以來年年擴招,但重點高校擴招有限,也就是說,大量擴招實際來自普通院校。因此,人們才如此關注這些專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