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2018高考物理分析及應對技巧出爐。
一、試卷布局
1、題型結構
高考以能力立意為主,不同題型對能力的鑒別功能不同,自2008年江蘇進入新課程和新高考以來,物理試卷題型結構整體保持相對穩定,近年來,各種題型的分值和占分比例穩定如下表,各地、各校的高考模擬試卷題型結構也與此為藍本。選修模塊每個題目都是分成三小題,每題4分,分別為選擇、填空和論述計算題。
2、知識結構
通過對知識的考查鑒別考生能力的高低,《考試說明》列出的物理科目考試知識點有上百個,現有高考模式、考試時間決定了物理科考試無法實現對知識點的全覆蓋,為此,只能側重于重點知識的考查,即加強《考試說明》中Ⅱ類要求的考查,近年來選修內容、實驗內容分值很穩定,如下表所示,電學分值一直大于力學分值,有些考題涉及力電綜合,因此力電就是考查的重點。
單選題呈現出2力3電或3力2電的格局;多選題一直是2力2電組合,其中萬有引力是必考的內容(如2015年第3題、2016年第7題、2017年第6題),并且以多選題形式居多;實驗題一直是1力1電(其中一題相對常規、另一題需要拓展和遷移);論述計算題分別為電學(以電磁感應為主)、力學綜合(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律)、電學綜合(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重點考查應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