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期望過高
心理解析:
家長的期望過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就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很多孩子感到考試壓力很大,對自己失去信心,父母的過高期望是個直接的影響因素。面臨高考,家長的這種過高期望,就更赤裸裸地表現為盼孩子考重點和讀名校了。有的家長常常流露出對名牌大學的羨慕,孩子成績本來在一本二本之間,卻不斷地給孩子說:再努力一下,就有上名牌的希望;還有的家長硬讓孩子沖清華,結果卻連第二志愿高校也考不上。
心理支招:
當我們以一顆平常心待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閃光點,我們就會給孩子更多的肯定評價,給孩子的心靈注入更多的自信??隙ㄔu價哪里來?只有期望降下來,評價才能提上去,才能給孩子積極的肯定。孩子面對高考了,家長正確評價孩子的態度更為重要。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孩子掌握的知識基本已成定局,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家長把期望降下來,實事求是地甚至降格設定目標,心里就會多一分坦然。這樣,有助于孩子坦然面對高考,有助于孩子增強自信,有助于孩子考場上更好地臨場發揮。
家長不要關注過度
心理解析:
面臨大考,孩子們的壓力是怎么造成的?就是由于太拿考試結果當回事,考前復習可能過度疲勞,考場情緒可能過分緊張,從而超過了大腦能承受的限度。于是,到了答題時,大腦就出現了超限抑制,腦細胞就會自動停止工作不再聽從使喚了,也就影響了考前復習和臨場考試的效果。這種情況下,家長對孩子高考的過度關注引發的種種焦慮心態,又必然傳染給孩子,讓孩子更焦慮,在復習中和考場上更容易出現超限抑制,更容易考砸了。
心理支招:
作為家長需要堅持的一個原則是:如果真愛你的孩子,就別太拿孩子的考試結果當回事,對孩子的高考來點平常心,既不要過于緊張,也不要故作輕松,給孩子營造一個平常的學習環境和家庭氛圍。所以,你該上班上班,該做什么做什么,便是最好。家長這樣的心態,也會傳染給孩子。孩子受到來自家長的平常心的感染,就會把考試看得淡些再淡些,復習起來就會心清氣爽,面臨高考就會處之泰然。
家長不要管束過嚴
心理解析:
這樣管束過嚴,使孩子在家中的學習很難有一種平靜的心態,家庭成了學校緊張生活的延續,孩子心理沒有了緩沖的時間。結果呢,可能讓孩子感覺沒有自由的空間,可能讓孩子缺少自主復習的時間,可能束縛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可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與家長對立。
心理支招:
家長要有一個明確的角色定位,不管怎么說,孩子才是考試的主角,家長只能當配角。我們要相信,面對大考,作為主角的孩子對于該怎么學自己心里是有數的,何況還有學校老師詳盡的指導。即使有的家長當年自己考過大學,那也是過去的事了,所謂經驗也會變成老黃歷。所以,最現實的做法是,家長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對孩子的考前復習不要多管,不要多操心。至于復習資料之類的事情,更有老師安排,家長更不必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