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健腦品”
智力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營養只是諸多因素之一,而各類天然食物中已經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只要合理安排就能滿足需要。除了平常刻苦學習和積累,沒有短時間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不可過分迷信和依賴營養品對智力和考試成績的作用。
長時間讀書學習會感到頭昏腦脹,是由于腦血管極度擴張的緣故。另一方面,大腦的活動減慢,表現為思維遲鈍,甚至強迫休息,表現為打瞌睡。不要搞疲勞戰術,勞逸結合。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活動、鍛煉,不僅可以緩解疲勞、提高學習效率,還有益于健康。
高考前48小時
如何“校準”生物鐘
經過長時間緊張的考前沖刺后,如何以最佳的狀態做好高考臨場發揮?專家建議:提前48小時“校準”生物鐘。
考生們經過一段較長時間高度緊張繁重的考前復習后,生物鐘節奏相應變化到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但這種緊張狀態下的生物鐘與高考期間的節奏不相匹配,可能導致考生在晚間自習模擬考時狀態較好,但白天考試期間狀態反而不佳。
考前48小時調整生物鐘的最佳方案是:
早上7時起床,然后聽聽音樂,適量做做慢跑等有氧運動。
在高考考試的9時至11時30分和15時至17時30分的相同時間段,可以根據考試節奏做一次難度不大的模擬試題,以利于大腦在這個時間段集中精力。
中午安排大約1小時午睡。
晚飯后,考生還可以做做適量放松運動,然后在相對安靜的環境,全身松弛坐下,閉上雙眼,調節好呼吸韻律,在腦海里冥想曾經快樂的時光、森林靜謐的環境、展望美好的將來等輕松的事物。一般持續10至20分鐘,就可以幫助人暫時從緊張的復習中解放出來。舒緩的呼吸也能幫助考生補充體內氧飽和度,從而達到放松心情、減壓備考的目的。
送給家長
知名心理咨詢師的五大建議
今年的高考考生馬上就要走進考場。為了給迎考的孩子們幫忙,家長朋友們又開始忙活起來了。可是家長如果幫忙過了頭,就會好心辦壞事,加劇孩子的心理緊張,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妨礙孩子的正常發揮。我們一起聽聽知名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研究員給家長的五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