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類比起興式
所謂“類比起興”就是先以細節化的語言描寫其他事物或景象,意在引出所要描述的對象、所要表達的情感或所要闡述的話題。這樣的切人往往由遠及近,形象生動,娓娓道來,令人感到親切和舒暢。如2009年陜西考生的《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形狀》一文的開頭:
青松伸開自己的臂膀,在山巔擁抱藍天;小麥和同伴緊緊相偎,密密地鋪滿原野。雄鷹張開翅膀,拍打著陽光,追著風翱翔;駿馬伸頸嘶鳴,飄舞著鬣鬃在草原上奔跑。我們年輕的心踩著陽光的節拍,在揮灑我們個性的風采。我們的青春有自己倔強的形狀。
7.引用佳句式
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可以達到吸引讀者,幫助突出中心的作用。這種開頭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試想,哪個考生記不得幾首古詩,幾句格言,幾條名言呢?考場作文,因題而異,相機引用,又何樂而不為?名言警句式開頭運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突兀、崢嶸、高遠。當然,引用時要盡量準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如2007陜西考生的《新“少年中國說”》的開頭:
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曾用心吶喊:“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梁公的意氣風發,終于沒有能在我輩身上重現。望著眼前的試題,我想象著梁公氣吞山河的豪情,擠出一絲苦澀的笑。
我們這批孩子是如何成長的?
開頭引用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入題,感慨深沉,頗見匠心;第二段一個獨立問句,既是過渡,又為文設疑,可謂精妙。
第5講 作文結尾的技巧
高考作文,光有美麗的開頭,還只是成功的初步,“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結尾是文章的壓臺戲,更要唱得精彩;也可說是大音余響,須唱得蕩氣回腸,韻味綿綿。好的結尾經常要么激情號召,擲地有聲,戛然而止;要么委婉纏綿,含蓄有致,發人深省,余味深長。
結尾處學生常見的毛病有兩種。一為畫蛇添足型,即為了達到字數要求,胡編亂造,說一些與主題無關的話,這不僅毫無作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表現力。二為公式化口號型,受應試文章的影響,考生在文章結尾加上一些空洞的、毫無生命力的口號,標語之類的語言,名義上是抒情議論,實則狗尾續貂,毫無作用。那么,怎樣寫好文章的結尾呢?
1.尾首照應式。
這種開頭方式就是在文章的結尾處有意識地在文字上或含義上與開頭呼應,使得首尾應和。“開頭點題,主體敘事,結尾呼應開頭”,這是應試作文最基本的結構。不過,照應開頭也要講究方法,不是開頭簡單的重復,而應該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華。例如2009年湖南卷優秀作文《我站在老屋的門口》的結尾:
(開頭: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結尾:我站在老屋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門,被歲月鎖著。
結尾與開頭遙相呼應,并形成了一種復沓詠嘆之勢,強化了文章的抒情色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