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易感人群二:成績不理想的學生
專家:有序梳理 心中有數
對于他們而言,面對高考,他們往往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慌亂、擔心,甚至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緊張、焦慮、不耐煩、心情不好等等的焦慮癥狀就會表露無遺。
對于這一類的考生而言也無需過分擔心、焦慮。首先告訴自己:考試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面對考試,我們只需盡自己的努力,問心無愧就夠了。然后,在家備考期間,好好梳理一下自己最弱的是哪一科;每一科的考試重點包括哪些;挑選出這些弱項、重點好好復習。哪些類型的題目是不熟悉或不會的,可多做一下這類型的題目。經過這樣依次有條理地復習后,不僅達到了備考的目的,同時也能平復緊張、焦慮的心情。當自己走上考場時,才能做到淡定面對,心中有數。
焦慮易感人群三:焦慮人格
專家:接受正規的心理疏導
最后一種考生是本身屬于焦慮人格類型。這一類人遇到事情后,不管是考試,又或者生活的其他變故,都容易出現焦慮,而且比較難以自我克服。
這類考生,一旦出現這種較嚴重的焦慮癥狀,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接受專業的心理疏導,如有需要,可適當吃一些抗焦慮的藥物,緩解焦慮癥狀。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不可輕信網上或市面上的一些廣告。若用藥不當,不僅無法緩解焦慮癥狀,甚至有可能對身體的其他健康造成影響。
高考寶典第三條:發揮好!
毋庸置疑,每一只高三黨都希望自己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而正確的應試、臨場發揮技巧無疑是在扎實的基本功之外,幫助大家得到高分的途徑。
1、首先拿到試題,要通讀一遍,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一般規定,高考在發卷后五分鐘之內不能答題,考生應先檢查名稱、頁碼順序有無錯誤,每一頁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時一定要聽清監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錯誤之處。接著將瀏覽一遍,了解試題結構、題型、分量,當讀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試題時,應暗示自己,這里可以得分,樹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試題上。若通讀全卷后尚未到答題時間,則應認真完成大題的審題,最好將試題多讀幾遍。
2、開始答題后,要全神貫注。千萬不要東張西望,東想西想,對于大題量不要害怕,從容應對,合理分配時間和答題順序,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3、絕對答不出的問題,就干脆放棄,“棄卒保帥”。絕對答不出的題,磨半天也是徒勞,放棄它,而在會做的題上確保高分,才是高考獲勝的戰術。那么如何決定是否放棄呢?有經驗的老師認為,決定放棄的時間是每道題所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題有10分鐘的解答時間,如果碰上該放棄的題目,大致做題約 3~4分鐘,仍然覺得無從下手即可決定放棄。
4、想不出答案時,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拐個彎解決問題。例如:在寫英文時,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譯成英文,就可以應用這個,“直抒胸臆”→“說話直接”,結果就能順利寫出句子了。像這樣,只須改變角度,就能簡單解決束手無策的問題。無法答出問題時,還可預先列舉與問題有關的一切條件,再配合需要來確認問題,將這些條件以各種角度來進行檢查,也許能找到解題的“鑰匙”。
5、想出好幾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時要寫出來,不要只在腦中做比較??荚嚂r一緊張,有些東西就會變得難以確認,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把答案都寫下來比較,寫成文字之后,每一個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順眼熟悉作為基準來判斷,把握會比較大。
6、 做不出來時先留下記號,繼續答下一個題目。一旦遇到難題無法再繼續下去時,應暫時放棄,先做其他的題目比較理想,但是在做下一題時,先在做不出來的題目前做一個記號,可把題目所包含的信息要點和你已經進行的思考寫在草稿紙上,下次再重新檢查時,可節省重新閱讀該題內容的時間,省去了重復的思考。
7、突然忘記時千萬不要慌張??荚嚂r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本來某個題目記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記不起來。這時切記不要慌亂,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該項內容在書的哪一部分,這部分又有哪些等。這樣的回憶會使你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