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還未開鑼,一道“考題”先擺在大家面前:怎么證明考場的掛鐘的時間是準確的?
昨天下午放學后,高考考點開始布置考場,考點工作人員說,今年的考務很大一部分圍繞著“鐘”在走。
四道關卡保證掛鐘準時
從昨天各考點布置現場看,至少有四道關卡來相互佐證考場時鐘的準確。
受蘋果手表的牽連,今年高考考生首次不允許攜帶手表進入考場,監考人員工作期間一般不得佩戴手表,改為考場懸掛時鐘。考場時鐘走得準不準,成為今年高考考務“重中之重”。
時間以考場信號為準
有趣的是,雖然大家對時鐘都嚴陣以待,不過,招考部門表示,其實考場的時鐘也只是給考生做時間參考,考生還是要以考點發出的考試信號為準,即如果開考時間、結束時間與教室里的時鐘有出入的話,以考點發出的考試信號說了算。
換句話說,如何證明時間是正確的最后一關是:考試信號。
高考考場完成布置后,教室都被“密封”,等待今日下午考生熟悉考場。熟悉考場后,還要重新再打掃一遍,迎接明日的高考。
時鐘
首次增加管“鐘”的機動監考
由于考場都設在中學,原本教室里就有掛鐘。不過,所有的掛鐘都被“清零”,即重新接受嚴格“體檢”——它必須是“健康”的,而且,走時不能發出聲響。更重要的是,電池會全部更換成新的。
但是,怎么證明教室里的掛鐘的時間是準確的?昨天在考點看到,每間考場都增加一個鬧鐘,即掛鐘掛在教室前面,鬧鐘放在講臺桌上。
考點介紹,購買的鬧鐘也是靜音的,決不允許有“滴答滴答”聲音干擾考生。
墻上掛的和桌上擺的時鐘,可以相互證明時間是準確的,不過,這還不夠——今年首次增加管“鐘”的機動監考。
據介紹,平均五個考場都有一名機動監考,他(她)每隔半個小時出來“巡邏”,看看各間考場的時鐘是否有在走,走得準不準。
考場
桌椅排成“7788”陣型
今年除了時鐘,其他考場布置和過去一樣,至少要做四件事:檢查桌椅是否有搖晃,如果有搖晃,要立即更換;桌子上是否有字跡記號,如果有,也要馬上換掉;此外,還要檢查日光燈和電風扇的正常運轉,其中,電風扇轉動不能有聲音。
在一所考點學校看到,教室的桌椅被擺成“7788”陣型,即其中兩排各有七個桌椅,另外兩排是8個,改變了過去“6667”陣型,這是因為從去年開始,福建省高考每間考場人數從過去25人增至30人。
雖然考場考生人數增多,但是,座位的間距沒有變化,仍然為80厘米以上。
監考
不能“抖腿”,不能噴香水
監考老師接受培訓后,要先“考試”,考試合格才能上崗。
每間考場(教室)有兩位監考老師,必須來自不同學校。對于監考老師,也有很多要求,不過,很多考點也追加特別要求,通常的要求是,監考老師不能穿發出聲響的鞋子;監考中,不能隨意走動,不能靠學生過近,不能看考題。
不少考點要求監考老師不能噴香水,抹風油精,擔心會影響一些對氣味敏感的考生。
根據要求,監考老師一前一后,前邊站,后邊坐著,因此,不少考點還特別要求坐在教室后面的監考“不能抖腿”,也是擔心 “抖腿”會令一些敏感考生抓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