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5月29日訊 20年,這是一個孩子長大的時間,你可以親昵地喊她“春蕾”。
1995年,泉州市婦聯開始實施“春蕾計劃”,幫助失學、輟學女童重返校園。不論多少空洞浮華的贊美,都不及這組數據來得動人——
從1995年開始,4萬多名春蕾女孩受到資助;1995年至2013年,泉州各級婦聯收到捐款1687萬元。
每一個個人的決定,其實都會影響到他(她)的同代人,每一代的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她)的下一代。愛,從來少不了責任。
今年兒童節期間,泉州市婦聯又將評選、表彰一批優秀春蕾女生。在婦聯的牽線搭橋中,不少在困境中的孩子,遇到了生命里的甘霖。她們有共同的名字——春蕾女孩,每一朵春蕾的綻放,都長出了“愛”的模樣。
20年,很多女孩長大了開花了,她們接過愛心接力棒,滋養其他需要幫助的春蕾們。愛的循環和傳遞,讓人看到了美好世界的溫情脈脈。
生命這個杯子的體量就這么大,要想生命之燈變得更亮,很簡單,加兩根燈芯就亮了,但是亮的時間比別人短。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心量,存放更多陽光和溫暖。你暖了自己,更照亮了別人的路,何樂而不為呢?
麗月在課堂上授課
她是春蕾女孩彭麗月
最苦的時候,李姐姐出現了
“她告訴我,努力才能改變命運。現在我成為一名老師,要把愛傳遞下去”
在泉州第二中心小學,彭麗月老師正給孩子們上數學課,今年是她工作的第二年。十多年前,當彭老師還是一名小學生時,她過得艱難而糾結,但因為一位姐姐,她堅定地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
2002年的夏天,爸爸病逝,從那時起,右腿有殘疾的媽媽不得不到處打零工,來養活她和哥哥。可是因為右腿不便,母親只能做些簡單的計件工作,一家人勉強度日。
最困難的這一年,德化縣婦聯摸底中了解了麗月的情況,并牽線南安梅山的李女士。李女士得知麗月的情況后,愿意資助她從初中到高中的學費。
從此,麗月多了一位李姐姐,不僅給她金錢上的幫助,也在生活中給了她不少鼓勵。初中畢業時,麗月再次面臨艱難的選擇:是輟學提早工作幫母親減輕負擔,還是頂著經濟的壓力繼續學習。這時候,李姐姐跟麗月說的一句話,讓她一直記到現在:“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改變命運。”這份鼓勵,讓猶豫中的麗月找到了出路。2009年,麗月如愿考上了泉州師范學院,2013年通過了教師招考,成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就像李姐姐說的那樣,麗月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現在,麗月和哥哥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她把大學時的貸款還清了。一直到現在,麗月每年都還會到德化縣婦聯和李姐姐家去看望她們,李姐姐就像她的親姐姐,有歡樂有煩惱,都會互相傾訴。麗月說,她會帶著心中的感恩,把愛傳遞!
她是春蕾女孩培英
那份百家飯,讓愛更有力量
“我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感謝好心人的愛心大接力,我想幫助和我一樣的孩子”
從福州到德化蓋德,坐了幾個小時的班車,中間還要轉車,絲毫沒有讓培英覺得疲倦,回家山路上一蹦一跳,像個活潑的小兔子。大伯蹣跚著出來迎接,鄰居家的黃老伯和阿婆也迎了出來:“回來啦!這個丫頭從小跟我們一起吃飯的。”
培英在老家為鄰居婆婆做家務
培英從小是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在她2個月大時,媽媽離開了家,杳無音信。爸爸患有胃癌,為了不給一貧如洗的家留下更多債務,在培英小學四年級時,用一根繩子結束了生命。從那時起,培英成了一個孤兒。
培英說,她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高中開始,在德化縣婦聯的幫助下,培英成了一名春蕾女孩,與晉江的吳叔叔牽線。
2013年,培英步入了大學門檻,成為福建工程學院的學生。學費申請了助學貸款,培英有空依舊打零工掙生活費。每次開學后一兩星期,培英總會收到婦聯阿姨們的通知:吳叔叔又給你打錢了。
如今的培英開朗而堅韌,她說,以后想要跟吳叔叔和婦聯的阿姨們一樣,繼續把這個愛心接力棒傳下去,幫助更多和她一樣的孩子。
她是愛心媽媽鐘嵐
我和小虎牙,比母女還親呢
“我們總是不能做到完美,但是我們總是可以做到更好”
11歲的佳宜有一個檢察官媽媽,會和她煲電話粥、寫信、聊私房話。去年7月,晉江市婦聯、民政局舉辦了幫扶困境兒童行動,晉江市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鐘嵐毫不猶豫地報名了。生活中,鐘嵐是一個10歲男孩的媽媽,現在,她多了個新身份——佳宜的愛心媽媽。
鐘嵐為小佳宜檢查作業
照片上的佳宜有些拘謹,會是個怎么樣的孩子呢?第一次見面前,鐘嵐非常忐忑。從資料中,鐘嵐得知佳宜父母離異,父親早逝,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天,鐘嵐特地穿了一件素色的毛線外衣,讓自己看起來溫暖而親和。面前的小姑娘瘦小的個子,微黑的皮膚,可愛的小虎牙,張嘴笑時陽光而美麗。
母女的感情,是在筆尖和信紙中慢慢升溫的。和佳宜處熟了后,鐘嵐有時把自己當成小女孩,像閨蜜一樣把她的煩惱、無助,她的想法和對周遭世界的看法寫信與佳宜分享。前兩封信都如泥牛入海,沒有回信,可鐘嵐會收到一兩條很短的短信:“你在干嗎呢”“希望你開心”,有時是當天的天氣預報。
原來小佳宜害羞了,她覺得自己語文不好,不知道怎么寫信,換一種方式表達對愛心媽媽的喜歡呢。找到了突破口,鐘嵐會在信件里告訴佳宜學語文的感受,還給她買了許多課外書。春節前后,鐘嵐終于收到了佳宜的回信,用七種顏色寫著學習的煩惱和開心事,語義通順,情真意切,讓她頗為欣慰。每當鐘嵐來看望佳宜時,兩人就粘在了一起,寸步不離。佳宜的爺爺不無感慨地說:“這倆人,比母女還要親呢。”
當了快一年的愛心媽媽,鐘嵐說,雖然有時工作忙碌錯過一些活動,有時回信不夠及時,但特別感謝婦聯的牽線搭橋,“我們總是不能做到完美,但是我們總是可以做到更好。”(海都記者 彭思思 謝明飛 田米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