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遴選3~5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5個省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對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任務的設區市給予一次性獎補1000萬元……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條措施》,我省職業教育迎來優化升級的強大政策助力,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添動能。
《措施》明確,我省將采取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組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改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搭建校企合作綜合數據服務平臺、推進產學研創服一體化建設、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等十條措施,解決區域內產教融合不深不透、重點行業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教師隊伍建設力度不強等職業教育發展問題。
《措施》提出,2023年到2025年,我省每年將遴選3~5家市域產教聯合體,力爭到2025年5家入選教育部認定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到2025年,建設5個省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力爭2個入選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此外,我省還將打造省級校企綜合數據服務平臺,構建校企“產教研創服”一體化融合發展命運共同體。預計到2025年,我省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總收入超過3億元,其中橫向技術服務企業到款額和專利轉化到款額合計超過1000萬元的高職院校超過5家。
職業教育是特色鮮明的一種教育類型。為了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加快推進職業本科教育,我省將加強高水平職業院校和物聯網應用技術、軟件技術、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食品加工等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十四五”期間,全省將力爭完成福建船政交通職業技術大學、廈門海洋職業大學設置工作。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啟動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要求到2023、2025年底達標率分別達到80%以上、90%以上。為調動地方積極性,我省省級財政將對提前完成達標任務的市給予獎勵,對2024年達標比例90%以上或2025年達標比例100%的設區市,給予一次性獎補1000萬元。
針對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培養難度高、培訓水平低等現狀,教育部去年出臺了“雙師型”教師新認定的標準。此次出臺《措施》,我省首次對新標準的“雙師型”教師提出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并著手建設一批共享開放的省級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而為了提高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質量,我省將定期發布畢業去向落實率正負面清單,引導學校對連續兩年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處于末位10%的專業調減或停止招生。(記者 儲白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