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二屆世界閩南文化節將在泉州舉行。這是閩南文化的一大盛事。2013世界閩南文化節:包括開幕式文藝晚會、第二屆世界泉州同鄉懇親大會暨泉州市海外交流協會成立大會、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揭牌儀式、設立中國社會科學院閩南文化研究中心等13個項目。
【釵主本紀】大給赫!挖系筱言(大家好,我是筱言),今天要和大家見面的溫陵第五釵,就是我啦。我說得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優點可以概括為這兩個詞:伶牙俐齒,能說會道。
閩南語被稱為“古漢語活化石”,承載著閩南世界厚重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基礎。有網友調侃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兩個閩南人在一起卻說普通話!父母為我取名“方筱言”,就是取“方言”之意,希望我能為閩南語的發展傳承盡綿薄之力,最起碼,把網友這些酸酸的調侃給堵住啊。>>>家族世系譜
老許是土生土長的泉州人,在茶館用閩南語講古8年了,每天固定說上2小時,風雨無阻。講的內容也很豐富,既有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也有不少流傳在泉州民間的故事。
“以前沒有那么多娛樂,大家很愛聽說書講古。新中國成立初期,咱們泉州就有不少說書場,東菜市場、中菜市場,還有南門,一般都設在菜市場里面,下午就開始了。”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是說天氣很冷;賊去才關門,是馬后炮;三個指頭拾田螺,意思是穩拿,十拿九穩……”五色話真有意思,有的雖然很土很俗氣,可卻十分形象地將生硬的道理說清楚了。
吳老師說,五色話是十分本土的民間文學,像順口溜一樣,而且和當地的民俗風情聯系緊密,甚至流傳海外。“現在很多年輕人,幾乎都聽不懂這些話了,不保護可不行。”
“小時候天熱時,很多孩子就湊到一起念童謠,比比誰會得更多。小學時,我就會念100多首了。”回想兒時,82歲的泉州歌訣非遺傳承人傅孫義記憶深刻,“童謠都是一代傳一代,我外婆教給我媽,我媽再傳給我。”閩南童謠在泉州又叫泉州歌訣,泉州新海路閩南文化保護中心主任龔勤勤說,現在很多小孩都不會念,甚至連閩南話都講不好,該中心從幼兒園著手,以傳播歌訣的方式開始對閩南語的保護。
“酒干倘賣無,酒干倘賣無……”這首閩南語歌曲,各位看官肯定都十分熟悉吧?湖南衛視主辦的“我是歌手”總決賽上,歌手彭佳慧就唱著它華麗亮相。歌真的很好聽,可全國很多觀眾,卻對歌名《酒干倘賣無》表示不解。
筱言不是胡謅。在百度搜索里輸入“酒干倘賣無”這五個字,跳出來的相關詞條,第一個就是:酒干倘賣無什么意思。
這首歌,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紅遍兩岸,傳唱大街小巷,堪稱經典。讓筱言為你稍稍解讀一番——
“酒干”是什么呢?這是外地人最不了解的閩南名詞——空酒瓶子;“倘”的本義是可以;“買無”是買不到;“賣無”根據語氣分意思:語氣輕是賣完了、賣了啦,語氣重了是設問“有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賣”。“酒干倘賣無”的意思就是“有沒有空酒瓶子賣?”
本次閩南文化節,從廈門收集來的閩南語古字典《增注硃十五音》,以閩南語15個聲母,來教人讀閩南語
閩南語有著千年歷史的方言,按照傳統的閩南語十五音分析,上古漢語的19個聲母,閩南語保留了15個。不過,這門語言可不是古董般的無法靠近,你到泉州的大街小巷聽聽,多少厝邊操著閩南語敘家常,茶館里的泉州講古、嬉皮幽默的五色話、充滿童趣的泉州童謠、引人入勝的民間傳說,閩南語走進了每一代人的生活里。
一嘆又一喝,泉州講古藏刺桐春秋
本次閩南文化節,從新加坡收集的《走馬春秋》、《一枝梅平山賊》兩本古書籍中,許多人名都是用閩南語翻譯
——“筱言啊,你今日卡有閑來聽我講古啊?”
——“老許你講得好,名聲響,我特地帶朋友來飲茶話仙,聽你講一段故事!”
——“歡迎歡迎,趕緊坐落下!”
泉州市區后城街上的一家小茶館,老先生一段又一段原汁原味的閩南語講古,為筱言打發了很多無聊時光。
“說著話,只聽見一聲暴響,嘣——”80歲的許榮銅右手捧一本泛黃小冊,左手捏一把折扇,“啪”的一聲敲在木桌上,把最后一個“嘣”字拖得老長,“掀起兩個大坑,濟公和女妖拔了上來,濟公一松手,這個女妖立即倒地……”
說到緊張處,老許的聲音也跟著急促起來,精彩處,音調拔高,懸疑處,神秘兮兮,愣是把一出《濟公后傳》說得出神入化。周圍的人聽得入迷,有的嘴巴微張,眼睛盯著老許,聽到有趣的地方便咧嘴,眼睛都笑沒了。很多老人都是常客,有的從大老遠專程搭車過來。
老許是土生土長的泉州人,在茶館用閩南語講古8年了,每天固定說上2小時,風雨無阻。講的內容也很豐富,既有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也有不少流傳在泉州民間的故事。
“以前沒有那么多娛樂,大家很愛聽說書講古。新中國成立初期,咱們泉州就有不少說書場,東菜市場、中菜市場,還有南門,一般都設在菜市場里面,下午就開始了。”老許說,他40多歲時就曾在市區群眾戲院講古,那時每人收2分錢,一晚上能收到十來塊,十分火熱。“現在講古老先生走了不少,聽的人也少了,年輕人要學也很難,閩南語得講得好,還要懂歷史。”
泉州講古算是閩南語大家族中的長輩了,筱言希望它能夠走得更遠。這幾年,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推出《泉州講古》節目,就十分受歡迎,骨子里面,大家還是很喜歡它的。
讀這些書,你可以更了解我
《閩南方言大詞典》,周長楫 主編
《閩南方言》,李如龍、姚榮松 主編
《閩南文學》,朱水涌、周英雄 主編
《泉州歌訣圖典》,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市新海路閩南文化保護中心 編
《泉州俗語故事》,傅孫義 編著
世界閩南文化節展情速遞
圖版:閩南語部分字的寫法、發音和普通話的解釋;閩南語外來詞匯一組;閩南語融入他國語言、保留古語古韻的部分展示。
場景:古厝說書
聲像屏幕演播:古詩閩南語吟誦;學生用閩南語誦讀經典、童謠。
電腦觸摸屏:電子版閩南語字典,同一詞語,泉、漳、廈、潮、臺灣等地區閩南語的不同發音。
3D電子書:閩南語難寫字拼圖、寫法、發音及在普通話里的意思。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679111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街沉洲路蓮花大廈4樓
CopyRight ©2012 閩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201110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