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漫漫歷史長河中,中國從重速度到重質量,從重發展到重和諧,共和國在不斷探索中走出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在開拓這條路的過程中,無論是博采眾長還是銳意創新,歷史,始終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明燈,我們學習四史知識,伴祖國共成長。
學習黨史,觀英雄壯志凌云,覽少年意氣風發。憶往昔崢嶸歲月,李大釗高揚旗幟,無懼強敵;五四運動激蕩,喊出了無數華人之聲,萬千青年學子,不畏強權。時局動蕩,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做出了前所未有,開天辟地之決定 ——引入共產主義思想, 成立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送去一劑良方。一路走來,黨始終為人民謀利益,為祖國謀復興,中國共產黨作為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堅強領導核心,早已在人們心中熠熠生輝。學習黨史,堅持黨的領導,積極地擁護黨,是每個人的責任。
學新中國史,知先烈勇往直前,明義士揮斥方遒。新中國成立至今,七十載有余,看盛世圖景,海晏河清。遙想國之過往,烽煙云起,眾人惶惶。“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多少英雄前仆后繼不死不休,苦苦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江大河。開國大典,觀國之新生,國人激昂澎湃,世界嘆為觀止。吾輩有幸,生于盛世之年,免困厄窮境,遠積弱不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靠吾輩青年。我們通讀新中國史,更好地筑夢新時代,圓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學改革開放史,感改革春風吹滿地,曉偉人畫圈誠為國。“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鄧小平提出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口號,帶領中國人民一步步走向富強之路。四十多年彈指一揮間,看城市間的高樓大廈如群星般崛起,西藏天路如世界屋脊上的巨龍盤旋延展,軌道上的高鐵似長虹般橫貫。改革開放仍在繼續,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吾輩亦能光耀中華。
學社會主義發展史,通國家發展態勢,擔時代青年大任。馬列主義傳入中國,開啟時代新篇章;“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經歷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積攢著每一代偉人的智慧與壯舉;從毛澤東思想到今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匯聚著每一代人的努力航向。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知曉其發展歷程,肩負社會主義發展重任。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歷史不僅是書上的淺淺幾筆,它更是漫漫時間里歷經千年繁華,萬年平淡后待品的佳釀。打開是往事芬芳,淺酌是世間百態,回味是真實滄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以悟成敗。吾輩新青年,要以史明志,為黨立下鴻鵠之志,為國爭做奮斗之者,學四史,伴祖國,共成長。
(作者:高中組 泉州市馬甲中學 林欣欣 指導老師:余榮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