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福建日報》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系列報道的第一篇黨建篇——《山海情懷赤子初心》。新福建客戶端從中選登8個故事,以饗讀者。
“昔日紙褙軍門前,今日文明一枝花。”這是1995年4月習近平送給福州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的一副對聯,借此褒揚軍門社區以黨建創新推動社會管理的好做法。
習近平前后三次到軍門社區調研。2014年11月,已經擔任總書記的習近平第三次到軍門社區調研。他特意走到“昔日紙褙軍門前,今日文明一枝花”的對聯前,給大家介紹當初為什么要用“褙”這個字,重溫了他初來軍門社區時看到的情景。
那是1991年初,習近平第一次到軍門社區調研,軍門居委會黨支部剛剛成立,辦公條件很簡陋,還是低矮的平房,與社區民房一樣,墻壁上都褙著報紙。
“當時,我們社區黨支部艱苦的工作環境,對習書記觸動很大。他給大家加油鼓勁,每個人都備受鼓舞。”從1972年起,軍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丹就在這里工作。林丹說,后來,在社區黨支部帶領下,社區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習近平第二次來調研時,看到這一情況很高興,這副對聯脫口而出。
“20多年來,這副對聯一直貼在我們軍門社區展廳門前,這14個字激勵著社區每一位工作者。”林丹說。在社區黨組織帶領下,黨員、社區管理者、志愿者擰成一股繩,為社區管理和服務獻策出力。軍門社區探索出的“135”社區黨建工作模式,已在福州全市所有社區推廣。
“大伙兒就是記住了對聯上的一句話,齊心協力,創建了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還獲得100多項榮譽。”林丹這樣向習近平匯報。習近平叮囑她說,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社區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天天同居民群眾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福建日報記者蘭鋒 鄭昭 林蔚 單志強)
(《山海情懷 赤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黨建篇》全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