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經開始了,校園周邊路況有明顯改善。但一說起之前上下學時的擁堵,很多市民都印象深刻。雖然交警在一些學校門口設立了“兩側100米禁止停放一切車輛”的交通警示牌,但來接送小孩的家長依然把車一輛接一輛停滿了道路一側。
去年春季開學第一天,警方通過視頻監控就查處了校園周邊違法停放、違法跨線變道的車輛81輛。民建界別在調研中發現,九成小學生上下學都有人接送,私家車短時間內大量集中在校園周邊也就成了常態。
■接送學生上下學的專車。資料圖片
這個老大難問題如何破解,再度成為今年“兩會”關心的議題之一。民建界別和九三學社廈門市委都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人行天橋】
新的天橋啟用后,家長放心了不用再接送
早在2012年底,我市公安局和教育局就聯合采取了措施,希望解決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問題。但是,僅憑一兩個部門的努力,無法完全化解這個矛盾。
民建界別建議,規劃、建設、交警等相關部門應根據需求,建設一批人行過街設施,特別是中小學、幼兒園周邊路段,過街安全問題比較突出,應推動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和二次過街安全島的建設,盡可能建設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橋,引導行人和學生從過街設施通過,實現人車分離。
這個舉措已在部分學校推行。比如,廈門五中蓮前校區處于長坡路段,車多速度快,學生橫穿馬路十分危險,家長不開車接送不放心。去年2月,廈門五中蓮前校區門口新建成的天橋啟用后,學生遠離車流,周邊擁堵問題也就有所緩解了。
【步行街】
校園周邊限時“步行”,操場下規劃地下停車場
九三學社廈門市委認為,很多學校附近都有停車場,這些停車場距離學校有一段距離,但大多在數百米內。如果家長把車停到停車場,就能緩解周邊交通壓力。車流量減少,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保護。
因此,建議分時段把校園周邊道路變成步行街。比如,檳榔小學和檳榔中學門口的東明路,就可以在學生上下學時“限時步行”。
之前曾有代表、委員提議,學校操場下可規劃地下停車場,既能服務周邊居民,又可以供接送學生的家長臨時停車。民建界別今年再次建議重視校園操場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規劃新建學校時應考慮規劃地下停車場,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改建增設地下停車場。
【接送方案】
幾名家長可輪流接送,也可嘗試學生公交專線
如果確實需要用車接送,又不希望校園周邊聚集太多車輛,也有一個辦法。九三學社廈門市委提了兩個方案,一是拼車上學,二是公交專線。
事實上,已有一些家長自行組合拼車接送孩子了,但由于信息不暢,這個群體人數不多。如果由學校協調倡議,效果會更好。據粗略估算,如果4名學生拼一輛車,家長輪流接送,一個月只要送一周,不但可以減少校園邊約兩成私家車,家長也可以更輕松。
另一個方案,是嘗試在學生上下學時段設立公交專線。九三學社廈門市委建議,學生上下學時段外,學生公交專線可作為普通公交車運行,一車兩用,既方便市民又能解決學生接送問題。據悉,目前已有多個城市如濟南、蘇州、無錫等地推行學生公交專線,中小學生可免費乘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