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城市提升
最急需的是災后重建
剛來廈履新不久的莊稼漢說,廈門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但“莫蘭蒂”臺風過后,廈門遭受了重大損失。為此,莊稼漢表示,當前最急需的是抓災后重建,抓緊推進一批項目。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要把城市品位提升這篇文章作為工作重點。市委也明確要求,在今年12月底,要把臺風造成的損失盡快恢復,再用一年時間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三年之后城市品位要有大的提升。
談黨建引領
黨員干部要實干到底
莊稼漢說,要通過黨建引領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黨員干部要起到帶頭作用,“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具體就是要實干,不能虛,項目推進一定要積極”。
“黨員干部要拼搏,要用黨員干部的辛勤指數,換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數。”莊稼漢說,廈門的發展水平,產業、文明、經濟、社會等都走在全省前列,黨員干部要繼續拼搏,實干到底。
【“福”眼看廈門】
“新”字,貫穿報告始終
一位市黨代表,拿到黨代會工作報告(草案)后,不停圈圈畫畫。
被他圈得最多的一個高頻詞是“創新”。細數這份長達23頁的工作報告,這位黨代表注意到,直接提及“創新”的字眼,至少有28處。
除了“創新”外,報告中還頻頻提及新臺階、新格局、新經驗、新發展理念等。可以說,“新”字,貫穿于工作報告始終。
如果說,在過去五年,廈門是“著力強化創新驅動”,那么,已經明確將“建設‘五大發展’示范市”作為今后五年戰略核心的廈門,已經將創新擺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即“創新驅動將作為今后五年發展動力機制的主引擎”。
我們常說,需要什么,就努力強化什么。盡管廈門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方面相對均衡,協同推進五大發展綜合優勢明顯,但“經濟發展后勁和創新驅動能力有待增強”仍是一塊短板。
為了彌補這一短板,工作報告將創新驅動上升到“主引擎”外,更是從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現代產業發展新高地、扎實推進供給側改革、建立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這四方面,具體闡述未來五年不斷創新的新路徑。
當然,創新不僅直接表現在提法上,更體現在報告的發展藍圖、民生愿景、思路舉措上。
例如,在此次工作報告中,廈門再次明確了一個“大目標”:將“人類發展指數”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作為今后五年的一大奮斗目標。盡管人類發展指數在廈門并非首次提及,但寫入黨代會工作報告,尚屬首次。這意味著,廈門不僅把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左右列入奮斗目標,同樣把教育水平、生活水平、長壽水平的改善提升列入整個社會發展指標。這體現對民生高度重視的同時,也展示了一座城市未來提升百姓獲得感的努力和新思維。(晨報記者易福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