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口工作人員在電腦上檢查、核對信息。
物流企業網上實時下單、司機刷卡進入碼頭閘口、貨主實時查詢到貨物運輸動態……昨日上午,隨著廈門港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以上設想均成為現實。它的上線,是廈門港口物流營商環境提質升級的里程碑,也標志著廈門港真正開啟“智慧港口”新時代。
智能閘口無需人工值守 拖車通過平均僅需26秒
據介紹,上述物流平臺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自主開發建設,能實現集裝箱流轉數據電子化、一次錄入全程共享的信息服務,屬國內首創、國際一流,將大幅提升港口物流業態系統運作效率和水平。
昨日上午,記者在廈門東渡海天集裝箱碼頭看到,一輛集裝箱通過碼頭智能閘口時,閘口工作間無人值守,取而代之的是4個方向共8臺紅外感應攝像頭,它們同時工作,能自動識別車號、箱號,上傳數據;坐在監控室中的工作人員則直接從電腦屏幕上檢驗集裝箱是否有破損并核對數據信息,確認一切正常后,系統自動打出標有具體目的地的提示單,自動抬桿放行,整個過程用時20多秒。
據了解,以往,該碼頭閘口需要人工識別車號、箱號、還要錄入數據、磅重等信息,平均每輛車通過需要90秒,車輛擁堵現象較多,而且人工操作容易出錯;自動閘口的設置,將通過時間壓縮到平均每輛車26秒,差錯接近于零,減少了排隊現象。
此外,由于智能閘口不需要人工值守,海天碼頭還節約了10多個人工崗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