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廈門有個深受百姓認可的醫院——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它還有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廈門市心臟中心。據悉,在該院就診的患者,70%以上是外地的,其中不少來自省外乃至國外,可見百姓對其的信任;該院是海西唯一的心血管病專科醫院,迄今已開展數十項填補全國、福建省和廈門市空白的新技術,我國心血管醫學界領軍人物葛均波院士曾勸遠赴上海求醫的福建患者“去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吧,一樣能治得很好”。可見其在心血管界專家心中的地位。
今天,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新址項目正式動工。而15年前的9月16日,正是該院成立的日子。作為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民生工程,新院2017年底投用后,將帶動該院朝著更輝煌的明天邁進——與五緣灣其他醫院共同形成整合式品牌醫療園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定位,建成“海西一流、國內先進、與國際接軌”的心血管病專科醫院。
正如市衛生計生委楊叔禹主任所說,“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是海西心血管醫療領域中的佼佼者,新址建設項目是優化廈門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部署之一,是廈門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新之舉。建成后將惠及眾多心血管急危重癥患者,擴大廈門市優質醫療品牌的影響力”。
樓頂設停機坪直升機可參與急救
醫院力邀頂級設計大師為新院布局設計方案,歷經數十次調整修正方案,將“醫學人文建設”理念滲入其中,確保患者快捷、舒適、便利就醫,同時將JCI標準——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融入整體設計,體現對患者生命的珍視和醫護人員勞動的尊重。
心血管病急救須爭分奪秒,新院設計格外重視急救流程與布局,在急診和手術室、重癥搶救室的布局方面傾注大量心血。“雖然我們的綜合實力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但與國際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差距。”心血管病醫院王焱院長說,新院設計充分體現前瞻性,借鑒歐洲發達國家,樓頂設停機坪,為將來直升機參與急救轉運做好鋪墊。
新院病房將設門禁系統,更好地保障診療安全,保護病人隱私,所有病房朝南,患者可享受充足陽光,舒緩緊張情緒。院內餐飲設施完善,屆時,中國醫院每日上演的“外賣送到手術室”的奇葩景象將不復存在,醫務人員無后顧之憂,可安心工作,病人也能方便地享用營養餐。
新院建成后,床位將增至600張,擁有8間DSA室、8間百級層流級心外科手術室和1間雜交手術室,醫院整體規模和品質將有質的飛躍。其中導管介入手術控制室將設計為島式,即所有手術室以控制室為中心環繞在周邊,醫生可同時監控多臺手術,從而提高手術效率,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降低住院費用。
技術與國際接軌帶來生的希望
心血管病醫院能成為廈門醫療界的一張亮麗名片,與醫院隨時與國際接軌,引進高精尖技術是分不開的。
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美國AHA、ACC中國教育基地和培訓示范中心,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省“先心病”定點救治,醫院已開展數十項填補全國、福建省和廈門市空白的新技術、新方法。比如,完成全國首例可吸收支架植入術,在全省率先獨立開展“房顫的射頻消融術”、首例頸動脈保護傘下支架植入術、超聲引導下的經皮房缺封堵術等多種高新技術。
2014年,醫院成功完成福建省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簡稱TAVI手術)和“降落傘”封堵術,為許多原本無法救治的高齡高危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這兩項技術難度非常大,需要心內科、心外科、麻醉、導管技術雜交共同完成,其中“降落傘”封堵術已成功完成11例,而全國也只開展了50多例,TAVI手術則已成功施行8例。
醫院于去年底獲批啟動的廈門醫學院士指導中心——“葛均波院士指導平臺”、“林延齡院士指導平臺”以及福建省、廈門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更是推動了心血管學科的發展。“心血管病診療技術突飛猛進,如今,站在高起點,我們更要銳意進取,繼續保持國際水準,積極引入國際領先技術,造福更多患者。”院長王焱如是說。
敢為善為鑄就區域胸痛急救網
“朝氣蓬勃,有擔當,特別能拼”,是許多人對心血管病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的印象。心臟病往往急危重病患者多,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突然、猝死率高,醫護人員每天在高強度工作環境中與死神賽跑,從不輕言放棄,為一方百姓搭起心臟健康的“保護傘”。
極具惠民成效的“廈門胸痛急救區域協同網絡系統”,便是這支國際化水準團隊樂于奉獻、敢于擔責的最好體現。醫務人員隨叫隨到,一層急診科設立胸痛綠色通道和胸痛中心,患者到院后迅速分診,確診為急性心梗的患者無需等待電梯轉診,可直接推入急診專用的胸痛介入導管室手術,為開通心臟血管贏取寶貴時間。運行2年來已挽救了千余名急性心梗危重患者,顯著降低了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成為全國區域協同胸痛急救的樣板。
相關新聞
心血管病醫院再創廈門“心”速度
廈門市心血管病醫院,即廈門市心臟中心,現址仍在湖濱南路205號振河大樓。短短15年間,醫院從無到有,迅速躍居國內心血管醫學界領先地位,以獨有的“廈門速度”完成了從2011年相對獨立到2014年全面獨立,并更名建設新址的歷史跨越。如今,心血管病醫院再創廈門“心”速度,不到一年就完成了選址、立項直至動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廈門市發改委楊琪主任強調,“考慮到醫院快速搶救的需要,一定要將醫院選址于島內交通便捷的地方。”醫院新址位于湖里區五緣灣片區,毗鄰濕地公園,總建筑面積達8萬余平方米,設置床位600張,配套建設停車位600個,并擁有樓頂直升機停機坪。
面向全球招募醫療人才
“要提升醫療水平,最根本的是,要有好的政策和平臺,吸引高水平人才來廈扎根。”王焱院長說,心血管病醫院十分注重培養醫務人員的國際視野,多年來與德國、美國、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的多家世界頂尖心血管醫療機構建立了技術指導合作關系,每年都選派優秀醫護人員前往學習交流。
王焱透露,這幾年要儲備大量人才,除了送醫護人員出去外,還要從全球范圍內招聘臨床和科研人才。新院也將為國際學術交流辟出專門區域,準備引進國外專家,全面參與查房、教學、科研等工作,帶來先進技術和國際水準的服務理念。“醫院將通過筑巢引鳳,打造人才沃土,構筑心血管領域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