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奶源“跌跌不休”,又碰上國家發改委展開反壟斷調查,嬰幼兒奶粉“身價”不斷下降。
昨日,導報記者調查發現,迫于反壟斷調查的壓力,多美滋、雅培、惠氏等“洋奶粉”紛紛不同程度地降價,而在國際奶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洋奶粉”降價或成“新常態”。
進口奶粉價格創七年最低
家有嬰兒的人們一定發現,今年,市場上的奶粉價格要比往年低得多,而人們享受零售市場實惠的背后,是國際奶價的持續下跌。
昨日,導報記者了解到,根據市場調查公司Tech-navio的統計,全球全脂奶粉價格指數下跌10.3%,均價跌至每噸1590美元,達到近七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同時,今年中國將購買40萬噸全脂奶粉,去年為67.1萬噸,減少了40%。截至5月,新西蘭對華奶粉出口量同比暴跌65%。
此外,國家發改委也正在對合生元、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等數家奶粉企業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多方因素合力作用下,多個“洋奶粉”發布調價公告:如惠氏平均降幅11%,最高降幅達20%,多美滋主力產品降價幅度為5%至20%,美素佳兒產品售價下調5%。
兩年前,因為在中國市場價格偏高,涉嫌價格縱向壟斷,國家發改委對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雅培等企業展開反壟斷調查,并對其中6家乳粉企業因違反反壟斷法、限制競爭行為開出了一共約6.7億元的罰單。
奶粉降價或成“新常態”
事實上,今年以來,“洋奶粉”就沒有停止過降價步伐。
蓮前路愛嬰室里,今年年初賣388元的惠氏啟賦2段奶粉,隨后推出350元的特價兩個月后,再次降價至291元,每罐售價比年初下降97元。連導購員都感嘆:“以前奶粉很少有下降幾十元的活動,但今年開年后,促銷力度和優惠頻率變得多起來。”
導報記者發現,不僅是“洋奶粉”不斷放低“身段”,國產奶粉君樂寶、新希望還分別推出130元和99元的產品,創下嬰幼兒奶粉低價紀錄。君樂寶奶粉在今年6·18當天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位居天貓奶粉類銷量第一,首次超越“洋品牌”。
乳業專家認為,百元檔國產低價奶粉出現后,中國嬰兒奶粉價格已進入下降期,降幅在20%-50%之間。
據了解,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洋品牌扎堆涌入中國并輪番漲價,小嬰兒口糧成本居高不下,不過隨著反壟斷調查的開展,以及國際奶源價格的持續下降,高價格、高費用和高利潤的“三高奶粉”舊有利益格局被打破,嬰幼兒奶粉價格將進入平價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