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更好地服務廈門片區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近日,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聯合出臺《服務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創新市場準入機制提出14條意見。
簡化負面清單外外企登記手續
記者注意到,廈門片區內要實行負面清單外的外資企業可直接登記?!兑庖姟芬幎ǎ撁媲鍐沃忸I域實行備案制,該備案可以在投資實施前,也可在投資實施之日起30日內完成。而此前,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外資企業需要事前備案后登記。同樣在自貿試驗區外,設立外資企業需在完成工商名稱預先核準登記后,先行于商務局辦理外資投資企業審批登記,獲得批復后,才可向工商部門進行登記。
放寬商事主體名稱選用限制
此外,針對企業頗為關心的商事主體名稱選用,也放寬了限制。《意見》規定,允許區內商事主體名稱中行政區劃依申請使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字樣,名稱中行政區劃冠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的商事主體,可以使用漢字、英文、漢語拼音字母、阿拉伯數字、繁體字作為字號,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違反公序良俗的除外。允許區內商事主體以“跨境電商”“保稅展示”等字樣表述名稱中的行業特征,推動區內新興行業發展。
突破自貿試驗區地理空間限制
同樣,《意見》通過放寬住所登記和經營場所備案條件,突破自貿試驗區地理空間限制,打通區內區外聯系。區內商事主體住所可冠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允許住所在區內的企業將經營場所備案至全市范圍,經營場所實行屬地監管。
對臺先行先試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的最大特色,《意見》也為兩岸經貿合作“加分”,放寬臺灣個體工商戶經營限制。《意見》規定,支持臺灣居民、臺灣農民依法以個人經營的組織形式在區內設立個體工商戶,取消從業人員、經營面積的限制,并根據省政府公布目錄放寬其經營范圍限制。
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記者了解到,當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廈門片區管委會正在聯手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逐步試點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大力推進以電子營業執照為支撐的網上申請等全程電子化管理方式,提高自貿試驗區登記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規范化水平。
14條意見推進市場準入
四項“實行”
1.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
2.實行負面清單外外資企業直接登記
3.實行外商投資廣告企業備案制
4.實行“一局多點、便利登記”
七項“放寬”
1.放寬商事主體名稱選用限制
2.放寬住所登記和經營場所備案條件
3.放寬境內自然人直接投資外商投資企業限制
4.放寬境外投資者主體資格證明要求
5.放寬境外普通合伙人的資信證明要求
6.放寬外商投資廣告企業準入限制
7.放寬臺灣個體工商戶經營限制
三項“推進”
1.推進區內新型業態聚集發展
2.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3.推進注銷登記程序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