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這樣一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紐約市衛生局將蟹黃、蟹膏列為禁吃部位,因為其中含有很多化學污染物,如多氯聯苯、二噁英、鎘等,這些物質在人體內不斷積累,會影響健康。看到這條消息,愛吃膏蟹的市民王小姐既緊張又疑惑,希望通過記者進行求證。為此,記者咨詢了多位海洋與水產專家。
分析
被叫停的是當地污染水域的野生蟹
記者查閱發現,根據果殼網科普作家鐘凱介紹,紐約的經濟發展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很多污染物,這些污染物逐漸沉積在海底和湖河底泥中,生活在這里的甲殼類、軟體類動物及魚類就會從食物鏈中吸收污染物。而紐約市衛生局的建議并非針對螃蟹,大量魚類也被建議不要食用,而且該建議僅適用于當地嚴重污染的水體環境,在美國其他地方可能并不適用。他認為,國內一些微博將這項水產消費建議解讀為“叫停華人吃蟹黃、蟹膏”的禁令,顯然不準確。
此外,紐約衛生局的建議主要針對來自天然水體中的野生蟹,而國人吃的多為養殖蟹,養殖的環境相對好控制,養殖蟹生長速度快,富集污染物的時間比野生蟹短。因此,養殖蟹可能相對更安全,消費者不必恐慌。
解釋
蟹黃蟹膏吸收污染物確實強于蟹肉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所長盧小寧認為,水產品中的污染物沉積,是針對特定區域、環境來說的。據他所知,廈門海域暫未聽說有嚴重污染物。對于養殖的螃蟹,其污染物是否超標同養殖區域的水源息息相關,若引進了受污染的水源,則也會受污染。此外,水體中的污染物的確會沉積在魚、蝦、蟹等水產品中,特別是內臟里,對于螃蟹來說,蟹黃、蟹膏吸收污染物的能力要強于蟹肉。
2014年,我市對百余份鮮凍水產品及近海產海水魚樣本進行抽樣監測,得出《廈門市食品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結果評價》。結果顯示,鉛、鎘、鋁、總鉻、總汞、指示性多氯聯苯等多項指標,均未檢出超標樣本。
建議
膽固醇嘌呤含量高
蟹黃蟹膏不宜多吃
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姚亞紅介紹,螃蟹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但膽固醇、嘌呤含量高,尤其是蟹黃、蟹膏。據了解,每100克蟹膏中含有膽固醇466毫克,超過正常人一天膽固醇的建議攝入量。因此,螃蟹雖好,市民也要管住嘴。高膽固醇者、痛風患者應盡量少吃,肝腎功能不全者也要慎食,兒童、孕婦也少吃為好。
第一醫院副院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李衛華介紹,近年來,高血脂及冠心病患病群體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高脂飲食結構,特別是高膽固醇攝入是重要因素。比如膏蟹等食物,其膽固醇含量很高,長期吃這些食物,加上運動量少,脂肪便開始沉積。如果在血管壁沉積,血管內膜便可能被脂肪球堵住,若脂肪球較大,血管堵死了,則可能誘發冠心病、中風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