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葫蘆瓜要小心!日前,網友“小黃人”吃了幾口味道苦澀的葫蘆瓜后,中毒進了醫院。專家提醒,普通葫蘆瓜可放心吃,但有苦味的是變異的苦瓠瓜,有毒,勿食。
葫蘆瓜一直都是夏季頗受市民歡迎的時令蔬菜,但是近日廈門網友“小黃人”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在吃了幾口味道苦澀的葫蘆瓜后竟然上吐下瀉,到醫院對癥治療后才好轉。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因吃了苦葫蘆瓜而中毒的事,國內已經發生了多起。
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吃葫蘆瓜時若有苦味應棄而不食,萬一誤食后出現惡心、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小黃人”在微博上說,上周末他打算自己在家做飯,在市場購買了葫蘆瓜回家清炒,菜熟后他嘗了一片,發現這瓜的味道比蓮子芯還要苦,他勉強吞下去后,就沒再吃剩余的瓜。但是沒過一會,他就出現了惡心心慌的感覺,隨后狂吐不止。在嘔吐的同時,還出現了腹瀉的癥狀。直到接到電話的朋友匆匆趕到,將他送進醫院接受治療,休息了一天才有所好轉。
對此,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解釋,有苦味的葫蘆瓜名叫苦瓠瓜,與市民平時食用的葫蘆瓜外形相似,這種苦味葫蘆瓜由于在生長過程中受異常氣候及土壤等因素影響,產生變異,出現了苦味基因。“普通葫蘆瓜可以放心食用,但是苦葫蘆瓜中含有堿糖甙毒素,堿糖甙毒素是一種植物毒素。”疾控人員說,“這種毒素受熱不易破壞分解,誤食數小時后就會發生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等癥狀;嚴重者則會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甚至帶有膿血等類似于中毒的癥狀。”
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由于苦葫蘆瓜與正常葫蘆瓜在外形上不容易鑒別,而且所含毒素在一般實驗室尚無法檢驗,目前也無針對苦葫蘆瓜中毒的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是通過催吐、利尿和對癥處理。市民在煮食前,可將瓜蒂部分切開,用舌尖舔嘗,如有苦味則為有毒葫蘆瓜,不能食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