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語錄
媒體人要有一種自覺——去傾聽這些聲音,去盡量放大這些弱者的聲音,為弱者代言。
放大弱者的聲音,同時,傳播智者的聲音。這就是媒體人應該做的最有價值的事。
文/本報記者 陳 泥
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
人物名片
敬一丹:1955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1988年加入中央電視臺,作為著名主持人、記者,她與《焦點訪談》、《感動中國》、《經濟半小時》、《一丹話題》、《東方時空》、《聲音》、《新聞調查》等欄目相攜走過多年。每天黃金時段的《焦點訪談》,寄托了億萬人對社會公正的向往,也讓她成為中國輿論監督史及現代公民成長的見證者。
相關
給媒體新人的建議:
節目被斃了,
洗個熱水澡,
然后決定活下去
新書封面上的敬一丹,眉頭緊蹙,表情凝重。她說,之所以選它當封面,因為“皺眉是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的常態。”
《焦點訪談》欄目創辦之初,關注的話題都很沉重,麻風娃、孤兒、貧民、殘障、導盲犬,遇到霧霾、水危機、荒漠化、資源貧困……由于種種現實原因,很多選題也無法通過審片。欄目組不少年輕人因此經常感到倍受打擊。
敬一丹說,身處輿論監督前沿,審片過程如履薄冰。“順利通過的,笑著出來了,有偷著樂的;沒過的,沉著臉出來了,也有偷著哭的。如果連著被斃兩三個節目,自信心就會嚴重受挫,純潔理想也打了折扣,夸張地說,死的心都有了。這時,工作手冊告訴我們:‘洗一個熱水澡,然后決定活下去;想一想只有活著,理想才有實現的一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