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已成為2015年的最新熱詞之一,之前晨報曾對綠色建筑的定義和特色進行了深入報道。本期報道將重點關注廈門為推動綠色建筑所推出的給力政策,各大亮點且讓晨報記者為您一一梳理。
洋唐居住區效果圖。
領先
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
保障性住房關系到中低收入市民的切身利益。據廈門市建設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林樹枝介紹,2011年,廈門在全國率先提出,由政府帶頭,在中低收入階層居住的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動綠色建筑化。2014年,廈門市政府頒布了由市建設局等部門制訂的《廈門市新型建筑工業化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提出,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率先開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試點,保障性住房引領綠色建筑發展的舉措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林樹枝介紹說,廈門全市范圍內的保障性住房都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最近評定的星級綠色建筑中,洋唐保障房、集美濱水小區等保障性住房都是綠色建筑的典范。這給一些高檔住宅開發商施加了壓力,增強了他們在開發高檔住宅時,將項目建造成綠色建筑的主動性。
廈門的綠色保障性住房建設也得到了國家住建部的點贊,去年9月,住建部專門安排廈門市在全國綠色保障性住房經驗交流會上作經驗介紹。去年10月2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王寧副部長、建筑節能與科技司楊榕司長等巡查組一行,專程對廈門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和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進行指導,并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