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這個春天,鷺島人民備感幸福。自貿試驗區、“一帶一路”核心區……利好政策的東風,讓廈門這座“海上花園”越來越有“國際范”。幸福還在于無處不在的“小清新”,廈門去年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天數超過340天,好于多數國內城市。
但是,在追求“國際范”的同時,廈門要如何保持“小清新”?城市規劃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廈門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大力發展綠色公交、新能源公交。
廈門公交最新投入運營的插電式氣電混合客車。
體驗“綠動將軍”
近期,廈門651路和118路相繼投入一批新能源公交———大金龍“綠動將軍”。細心的乘客們發現,“最近乘坐的車型和以前不一樣”,安靜而舒適的車內環境使他們幸福感倍增;不僅如此,人行道上的行人,對這些新車也有直觀的感受,當繪有綠色圖案的車輛靜悄悄地從他們身邊駛過時,他們體驗到“繁華中的靜謐”。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記者和市民們一起登上了這批名為“綠動將軍”的新能源公交,來一場清新的公交之旅。
651路是一條“超長線路”,由同安城東工業區開往會展中心,單線設置站點達60個,對系統穩定性提出了較高要求;118路由紅星美凱龍開往輪渡公交總站,運行于市區繁華路段,需要頻繁啟停,對車輛系統節油率考驗嚴苛。
在綠樹掩映中,綠白相間的651路公交車停靠在了SM站。新車如何?乘客和司機最有發言權。一位帶著孩子來乘車的媽媽說:“這輛車一點難聞的氣味也沒有,噪音也很小,尤其剛起步的時候特別安靜,車的抖動也明顯小了。希望廈門未來能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車。”
駕齡三十歲的何師傅是記者所乘坐的651路的司機,他對新車贊美有加。他說:“這是我開過最好的車,我們就像朋友一樣有默契。雖然這是個大塊頭,但操作靈敏,低速靜音、高速平穩,底盤調教得很好。乘客不容易摔倒,更安全。”
乘客們真心的話語告訴我們,政府提升出行質量、建設“美麗廈門”的努力,他們已經真切地感受到了,并為之稱贊。
解密“綠動將軍”
這批名為“綠動將軍”的新能源公交,為什么會帶給乘客們截然不同的搭乘體驗呢?在技術、設計上有何特別之處?為了揭開謎團,記者走進了大金龍灌南廠區,采訪了負責自主ISG項目的工程師徐一凡。
“乘客們出行的幸福感提升,與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這批新能源公交是大金龍根據廈門公交運營實際而‘量身定制’的產品,全面解決了目前傳統混合動力公交存在的問題,更為節能、環保、舒適、安全。”徐一凡解釋,“對于乘客們來說,他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更安靜、更平穩。這主要是因為,本批車輛采用了電機直驅無級變速的驅動方式,沒有傳統車輛換擋時的頓挫感;同時,對氣電驅動轉換過程進行了優化,以保證整車的平順性。另一方面,針對電機的噪聲頻率,采用了專門的吸音降噪材料,完全隔離了電力驅動單元的高頻噪聲,整車噪聲水平比普通車降低2-4分貝,而且噪聲波形整齊,聽起來更舒適。”
徐一凡向記者介紹,為了達到最優的節能減排效果,大金龍派出技術人員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路線調研工作,包括與廈門公交進行深入交流,實車采集實際運營線路路譜,并基于此選擇ISG系統的適應設置。試運營期間,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整車控制策略。實踐證明,大金龍“綠動將軍”比同等級燃油車節油(氣)超過40%,比傳統混合動力節油(氣)超過20%。
穿梭于廈門的“綠動將軍”,不僅是一道流動的清新風景線,更是對抗霧霾、保衛藍天的利器,帶給了廈門人民令人艷羨的“呼吸優越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