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吾當初只身遠行,日夕思念諸兒稚幼,未能謀生。欲拯家庭貧困,力不從心,愧對妻孥,終身抱憾。”日前,“兩岸家書”專題展覽在廈門市湖里區閩臺文化交流館開展,一封來自臺灣的家信令人動容。
展覽精心挑選了不同時期的兩岸家書,內容豐富多樣,有日常的噓寒問暖、對家鄉變化的描述,也有對兩岸關系發展的深切關注,字里行間流淌著血濃于水的親情與鄉愁。
“兩岸家書展意義深遠。”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曉峰說,“閩南地區是臺胞主要祖籍地,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很多聯系是通過信件來實現的。”從情感角度出發,家書是連接兩岸親人情感的紐帶,能夠喚起人們對親情的珍視,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在推動兩岸關系發展方面,家書所展現的渴望交流、團圓的心聲,為增進兩岸民間交流、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注入強大的情感動力。
兩岸家書是閩臺歷史的縮影,是值得挖掘的史料“富礦”。近年來,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已多次舉辦以兩岸家書為主題的文化沙龍、學術研討會及交流活動,取得多項研究成果,有力推動了涉臺文獻保護研究工作。
(海西晨報記者 陳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