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正在拆除噴灌設備。記者 張雅雯 攝
正是春耕好時節。記者來到翔安田間地頭,發現農民們已拉開春耕生產的序幕。春天也可以是收獲的季節,這不,翔安區青棗就已進入采摘期。
在翔安區馬巷街道朱坑社區的一處農田,記者看到,農戶正在拆除噴灌設備,為后續的犁地做準備。“一共有四十畝農田,都種了番薯。”農戶陳先生告訴記者,這些農田輪番種植番薯,一部分農田的番薯前段時間已收成,犁地后將重新開始施肥播種;另一部分農田3月初剛種植番薯,現已長出嫩苗。“近兩年番薯價格大約一公斤一元。”陳先生表示,一畝農田可產五六千斤番薯,除了銷往同安區、泉州市等地,他還會就近拉到集市銷售。
記者又走進內厝鎮黃厝村黃躍清家庭農場,放眼望去,碩大的青棗掛滿枝頭,慕名前來的市民游客穿梭在棗樹間,挑選成熟的青棗。據介紹,農場主要種植了三個品種的青棗,分別是青龍、13號青棗、高雄11號等,種苗都是從臺灣引進的。“我一共種植了七八畝青棗,每畝大約可產7000斤青棗,一斤可賣10元。”農場負責人黃躍清告訴記者,從元旦至“五一”都是青棗的采摘期。
(海西晨報記者 張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