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物業公司侵占業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開等問題,切實維護業主利益”是今年“點題整治”項目之一。圍繞“公共收益未在每季度第一個月底前在小區公告欄、樓道、電梯等醒目位置公示,公示內容虛漏假”“物業公司未按規定對公共收益單獨開戶或專賬管理,公共收益不入賬、少入賬、虛增項目列支,未按規定擅自使用公共收益”“物業公司侵占公共收益”等整治內容,相關責任部門的整治實效如何?近日,市紀委監委對該專項開展跟蹤問效,組織市黨風政風監督員、本報“監督在線”記者等,走訪部分物業小區,核實問題整改是否到位,檢驗部門“答題”成效。
【走訪】
問題 公共收益明細未公示 充電樁收益分配不及時
整改 記入企業不良信用記錄 相關款項已轉存到專戶
物業小區:融創東南府
“公共收益與實際情況不符……地下負一層安裝了電動車充電計費裝置,其中占地收入未明確體現……”今年8月,群眾反映:翔安區金海街道鼓翔社區融創東南府小區的物業公司未公示公共收益明細、侵占業主公共收益。
收到投訴后,翔安區建設與交通局立即開展核查,經查看融創東南府近兩年的豐巢場地租賃合同、充電樁合作協議、市建設局專項維修金賬戶、物業服務企業出賬回執等相關材料發現,該小區公共收益存在賬目不清晰、轉存市建設局專戶不及時、公共收益未及時分配等問題。
上述問題整改情況如何?針對未公示公共收益明細等問題,融創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以下簡稱“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交房初期小區沒有統一建立業主群,因此物業公司僅在大堂公告欄公示公共收益,2022年初至今年6月的公共收益未在業主群公示。對此,小區已于今年8月8日再次建立業主群,并很快在業主群內公示了2022年公共收益審計報告、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的充電樁公共收益等信息。接下來還會按照市建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小區公共收益公示規范的通知》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向廣大業主進行公示。
針對充電樁公共收益未及時分配等問題,8月18日,金海街道組織鼓翔社區、物業公司、投訴業主,邀請翔安區建設與交通局共同召開聯席會議,現場核實公共收益公示表、公共收益收支明細表、公共收益相關經營合同、充電樁電表、公共收益轉存市建設局專戶出賬記錄等,發現物業公司因項目人員更換及資料交接斷檔,未將2022年5月1日簽訂的充電樁合作協議所產生的收益進行分配。根據調查結果,區建設與交通局對物業公司進行全區通報,并將其記入企業不良信用記錄,同時針對違規問題責令其立即改正。
走訪人員通過出賬回單和廈門市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等查看到,9月11日,物業公司已將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的充電樁公共收益共計3137.74元全部轉入“廈門市建設局”收款賬號,完成了公共收益資金繳交。現場,走訪人員還通過電話回訪了反映問題的業主,該業主表示,已經收到相關部門反饋,對小區公共收益問題的整治進展感到滿意。
金海街道黨工委三級調研員陳水源表示,街道設立了小區公共收益專項檢查組、日常督查小組等,每季度、每月、每周都會開展相應的專項檢查、定期抽查與日常督查,通過街道與社區網格檢查全覆蓋,實現長效監管。
問題 公共收益未走公賬 通過個人賬戶轉賬
整改 部門約談物業公司 督促規范資金結轉
物業小區:艾德花園
走進位于湖里區禾山街道的艾德花園,走訪人員看到,小區公告欄中張貼著公共收益經營合同臺賬表、7月-9月公共維修收支明細表等。
走訪人員針對不久前第三方審計機構核查中發現問題,向禾山街道城管辦、禾欣社區及廈門鷺德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了解事情原委及整改情況。
2023年4月,禾山街道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廈門則正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對艾德花園2021年、2022年的公共收益進行專項審計。審計報告指出,小區未發現賬目不符、公共收益被侵占的現象,不過一些工作不夠規范:該物業公司雖然每季度與業委會核對公共收益結算分成,但部分公共收益和公維金未通過廈門鷺德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賬戶轉賬,而是通過物業主任個人賬戶轉賬到業委會賬戶。
就審計發現問題,禾山街道會同禾欣社區約談該物業公司后,查明了問題所在:在上一張稅務登記證到期后,小區業委會未再申請換新證,由于沒有稅務登記證,業委會在收取小區公共收益時,無法向泳池承包單位和該物業公司開具發票,也因此無法公對公轉賬,經協商后,選擇以個人現金存款結轉到業委會賬戶。
“財務規范性有一定缺失。”禾山街道城管辦相關負責人林霞云表示,雖然業委會和物業按規定每季度核對并及時足額結轉公共收益,但忽視了未及時納稅和不規范結轉資金所帶來的問題和風險隱患。
約談后,小區業委會重新申請了稅務登記證,廈門鷺德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也立即整改,對小區公共收益按要求開票公對公轉賬。
走訪人員現場查看了該小區4月-6月、7月-9月的公共收益分成匯款回單,付款人已從此前的個人變為“廈門鷺德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收益也已開具發票。
林霞云告訴走訪人員,今年“點題整治”物業公司侵占小區公共收益以來,街道按照區建設局等六部門聯合出臺的住宅小區共有資金專項審計工作方案,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物業服務區域公共收益專項審計,審計的內容從物業服務企業賬目擴展到業委會賬目,從賬目公開公示問題延伸到規范會計賬、依法納稅等。物業服務更加規范,街道83個小區的物業和業委會相關信訪件從798件下降到151件,降幅超80%以上——通過監督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小區公共收益“由亂到治”。
【舉措】
嚴肅查究促整改 推動整治全覆蓋
“今年來,我們通過自查自糾、抽查核實、問題線索辦理,嚴肅查究促整改,推動整治全覆蓋。”專項牽頭部門市建設局的相關負責人向走訪人員介紹了今年“點題整治”的舉措和成效。
由市建設局牽頭,指導各區物業主管部門,監督街道落實屬地責任,督促物業企業針對物業管理區域內侵占業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開等問題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形成工作臺賬,并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將自查自糾表公示在小區公告欄、樓道、業主群等顯著位置,公示期限不少于30天。截至目前,全市1442個物業管理小區完成自查自糾,共發現公共收益未存入專管賬戶等問題300個,已全部落實整改。
同時,市、區、街(鎮)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檢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核查等方式,進一步核實物業小區公共收益管理情況。目前市、區主管部門抽查核實核查物業管理小區1000余個,核查率近七成;發現部分小區存在實際收益與清單不符等問題519個,目前已基本辦結。截至目前,已累計約談17家未按規定公示公共收益等情況的物業服務企業,并將45家企業及50個項目經理記入不良信用記錄,行政處罰1家。
【延伸】
應進一步夯實整治舉措 完善機制落實長效監管
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明確整治重點,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公示情況的監督,對于拒不配合的物業企業進行通報、約談并計入企業不良信用。同時擴大宣傳范圍,提高群眾對“點題整治”的知曉率,引導鼓勵群眾共同參與,一起管好小區收支這本賬。
市紀委監委有關責任人表示,小區公共收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三年來,通過“點題整治”,有效推動了小區公共收益管理的規范化,群眾可以通過“線上”“線下”渠道,了解查詢公共收支明細。市紀委監委將持續督促相關部門,進一步夯實整治舉措,完善工作機制,落實長效監管,提升“點題整治”質效,讓人民群眾更有感有得。
【鏈接】
發布工作指引 引導居民參與
針對各部門“點題整治”工作開展取得的成效,市紀委監委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對于整治物業公司侵占小區公共收益問題,有的群眾評價還不夠滿意,在開展“點題整治”進社區過程中,也有群眾反映對整治內容不夠了解。市紀委監委督促指導市建設局制定發布了《“點題整治”物業小區公共收益工作指引》,并通過制發宣傳小冊、電子書等形式宣傳引導群眾參與。
工作指引明確了物業小區公共收益種類、整治內容及問題反映渠道、查詢渠道等群眾關心的內容。市建設局還制定了一主表、兩副表等物業小區公共收益公示模板,如想查詢主表,群眾可登錄廈門市建設局官方網站(http://js.xm.gov.cn/),點擊右下角“點題整治(物業公司侵占業主公共收益)”查看。還可通過手機登錄,微信搜索“家住廈門”微信公眾號-小區共治-物業管理便捷查詢-公共收益查詢-輸入查詢的小區,即可完成查詢;或下載“i廈門”App-服務-住房保障-物業便捷查詢-公共收益查詢-輸入查詢的小區即可。因兩副表涉及內容多、信息量大且繁瑣,不便于張貼或上傳,業主可前往小區物業項目管理處查詢。
【互動】
兩個渠道可反映問題
如果您發現有關部門在服務監管企業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如助企政策不落實、手續太繁瑣、口徑不明晰、作風問題等,或發現涉及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可通過“廈門黨風政風監督臺”微信公眾號或撥打互動電話2892367,與市黨風政風監督員、相關媒體進行互動。
(廈門日報記者 柯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