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廈門海關打造“關企直通車”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②廈門市金融監管局牽頭設立首貸續貸服務中心
③市審批管理局創新構建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體系
④市生態環境局全面推行生態環境柔性執法監管
⑤思明區加強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⑥湖里區打造企業合規本土化方案
⑦海滄區打造新興產業孵化與培育體系
記者近日從市發改委了解到,今年我市共有7個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做法獲全省推廣。
近日,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發布今年第二批48個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做法,廈門共有5個榜上有名。今年3月,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小組辦公室發布了今年第一批17個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做法,廈門共有2個入選。
今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工作部署要求,聚焦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群眾有感,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在圍繞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獲取資源要素、創新市場監管和服務方式、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務環境、完善社會主義法治、數字賦能驅動改革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
這些創新舉措,從經營主體感受度出發,結合實際,既有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的重要舉措,也有從細微處著眼下足繡花功夫的“微改革”,或推動“快辦”向“好辦”的迭代升級,或以“小切口”撬動大場景,用改革創新激活“一池春水”,為經營主體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更大的發展空間。 (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