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探訪團參觀檢測中心。
探訪早餐生產車間,感受現代化生產作業;圍觀原料及成品樣品檢測,學習實用小技巧;“檢閱”早餐原料,發現和自家用料同品牌……9月13日,由廈門早龍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早龍公司”)與本報共同策劃的“走進早龍早餐生產基地,感受早餐工程提質升級”活動迎來首批市民探訪團。15名市民走進早龍公司位于同安的早餐生產基地,探訪早餐的生產全流程,近距離感受早龍早餐工程產品提質升級的成果。
進車間 穿衣戴帽流程嚴格 地板操作臺干凈整潔
佩戴一次性帽子及口罩,穿上鞋套及防塵服,跟隨工作人員清洗并烘干雙手,走過規定通道在風淋室進行除塵……一系列準備完成后,市民探訪團才得以進入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每次進入車間,都需要完成這些步驟。”生產車間負責人介紹說。
車間內,穿戴整潔的工作人員在各自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我進來后第一關注點就是地板,然后是機器及操作臺面,沒想到這么干凈整潔,以后買早餐更放心了。”探訪團成員曾女士說,“自己在家做飯,也會不小心弄撒食材,人又在地板上走來走去,看衛生管理是否到位,地板就是很直觀的表現。”
曾女士告訴記者,她從高中開始吃早龍早餐,之后在集美工作,單位附近很多早龍早餐車,餐品豐富。“我一直希望看看每日入口的早餐是怎樣生產的,很感謝主辦方策劃這次活動,希望以后多多組織類似活動”。
“夜間生產、半夜組貨、凌晨送達、清晨銷售,為了保障餐品新鮮度,早餐產品從生產出來到供應上早餐車,間隔時間都不長,當天未售完產品也要全部回收并銷毀。”早龍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每日數十萬份品類繁多的餐點能夠在清晨到達各個餐車售賣點,公司在收取早餐車訂單后,按訂單中幾十種產品預先組貨打包好,通過具有保溫功能的配送周轉容器,用100多部運輸車直接送到每部餐車營業點。
探倉庫 精心挑選食材原料 特設空調房存放豆類大米
“大家目前所在的倉庫面積約1300平方米,不過這只是其中一部分,早龍廠區共有6個存放原料的倉庫。”倉管員邊介紹邊拉開一扇鐵門,一股涼意立刻襲來,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整齊堆疊的袋裝豆類、大米等。“這間空調房溫度常年保持在25℃左右,專門用于存放對濕度、溫度、光照要求比較高的原料,比如豆類、大米等,可以有效避免原料發芽、霉變、長蟲等”。
“這個牌子的蛋糕粉我家也用,很不錯的。”剛進入倉庫,市民盧女士就彎腰細看食材包裝。她告訴記者,閑暇之余自己也喜歡烘焙,所以熟知哪個牌子的蛋糕粉更好。“從原料及生產來看,早龍做早餐確實很用心。”盧女士的話獲得多名探訪團市民的贊同。歐先生表示,走一圈下來發現早龍選擇的原料都是“牌子貨”,讓人心安。
在參觀原料倉庫時,倉管員還詳細介紹,早龍的豆漿選用源自東北黑土地非轉基因大豆;黑米粥則嚴選未被提取花青素的黑米;花生原料限定遼寧、河南產區供應(黃曲霉素不超國標限值);米制品系列嚴選產地直供大米;早餐飲品、粥、面米制品、烘焙食品全系列產品100%使用白砂糖,堅持不添加代糖、香精、色素;采用牛奶奶油制作的面包蛋糕系列,牛奶奶油不含人工反式脂肪酸,易消化,不累積,雖然成本較高,但更健康。
觀檢測
用白醋檢測黑米花青素
探訪團市民感慨學到了
除了現代化生產車間及“空調房”倉庫,早龍公司還配備了完善的信息中心、研發中心、檢測中心。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檢測中心內,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專業檢測設備,可以完成40余項檢測項目,包括檢測鹽度、糖度、蛋白質等指標,快速檢測農產品亞硝酸鹽、二氧化硫、農藥殘留等。
市民到訪時,理化檢測區的檢測人員正在為當天的成品留樣及原料樣品做“體檢”,其中一項是在測試糯米、珍珠米等的運動粘度。“運動粘度數值越高,做出來的粥越稠,早龍的飯團、壽司、粥品等都會使用這些原料,所以每批都要抽檢。”檢測中心工作人員說。
一盤切開的花生仁及一滴滴紫紅色的液體引起市民探訪團圍觀。工作人員介紹,切開花生是為了檢查有沒有病斑、有沒有長芽,而紫紅色的液體是在檢測黑米是否被提取了花青素。“如果黑米被提取了花青素,就會丟失相應的營養價值。檢測方法很簡單,大家在家里也可以操作。取出一粒黑米,將白醋滴在上面,靜置大致10分鐘,如果有紫紅色素溢出,基本可以判斷是未被提取過花青素。”“學到了,回家就試試。”探訪團成員紛紛表示。
市民隨后參觀了微生物檢測區。據介紹,該區域主要是對原料及成品的衛生指標按規定頻率進行抽檢,確保產品的衛生指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在檢測中心,探訪團還發現了一間“感官品評室”。“按規定,一款產品每天需要留樣2份檢測,目前早龍早餐日均生產60余款產品,所以我們感官品評小組每天需要品評120多個早餐樣品,確認其風味、口感是否符合標準。”工作人員說。
此外,早龍相關負責人表示,早龍生產的所有早餐產品均采用全密封包裝,從生產、檢測的嚴格管理,到產品運輸、銷售過程,公司從源頭到銷售終端,筑起一道食安防線。
提醒
第二批市民探訪團
計劃下周六出發
第二批市民探訪團擬于9月23日(下周六)出發。主辦方提醒,下周,工作人員將陸續電話通知報名第二批探訪的市民,請已經報名的讀者盡量保持電話暢通。市民探訪團早上9點左右在廈門日報報業大廈一樓大廳集合出發,大致12點前回到集合點。(記者 吳佳 圖/記者 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