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生活的常態。近年來,廈門充分利用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后等空間“見縫插綠”“拆違補綠”“留白增綠”,百姓身邊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多了起來。
昨日,湖里區副區長朱校園接聽12345熱線,介紹湖里區“口袋公園”建設現狀。
已建成53個口袋公園
自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工作以來,湖里區全面梳理轄區街頭邊角綠地、閑置空地,充分挖掘街頭巷尾邊角地塊,按照“間綠透綠、顯山露水”總體思路,孕育生成口袋公園建設庫64個,分布于湖里區5個街道。
目前,湖里區已建成53個口袋公園,今年還策劃了11個口袋公園項目,包括小城故事小區周邊景觀提升工程、湖里創新園地鐵站口袋公園景觀工程、成功大道輔道(中醫院旁)綠化提升工程、高林金林社區發展中心綠地改造工程、中埔清潔樓邊側綠地景觀改造工程、龍冠廣場景觀提升工程、中駿天薈西側綠地景觀工程、鐘宅北苑一期綠地景觀工程、銀霞花園道路邊側綠化提升工程、金枋世家邊側綠地景觀工程、金湖路綠地景觀工程等,項目覆蓋湖里區5個街道。
挖掘特色兼顧周邊群眾需求
由于人民群眾對居住環境及城市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口袋公園既要起到城市美化的作用,又需滿足人民群眾休憩交往的需求,不能千篇一律。它們或精美而又富有當地文化特色,或具有一定功能。
湖里區在口袋公園選址時,以滿足市民的實際需求為落腳點,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類型人群的多樣化使用需求。如周邊群體以老年人為主,就優先考慮設置健步道、健身廣場;如周邊群體以青年居多,則考慮布置智慧健身設施、球類場地等,以滿足周邊居民日常休閑鍛煉的訴求。
同時,打造“一樹一園”,將古樹保護與休閑空間有機融合。結合公園建設,對湖里區93株已進入多規平臺的百年古榕樹逐點摸排,計劃有條件的建設古榕樹主題公園,在完善古樹名木保護的同時提升居住環境。93株百年古榕樹中,殿前街道18處、湖里街道25處、江頭街道22處、禾山街道12處、金山街道24處。截至目前,湖里區已完成徐厝社區福源宮東側古榕樹公園、馬垅村內古榕樹公園、穆厝園、金海園、馬垅古樹公園、中駿天盈南側口袋公園等6個古樹名木公園,累計投入873萬元。(記者 余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