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機場片區指揮部獲悉,目前,翔安新機場片區綠化建設工作初現成效,在昔日的濱海鹽堿灘上演著“綠色奇跡”。
項目負責人林加發說:“大嶝島全年大風天數多、降水少,鹽霧危害突出,土壤沙化、鹽堿化嚴重,保水保肥能力差,并且可供選擇的適生植物較少。”與常規綠化相比,在濱海鹽堿灘進行生態復綠和景觀構建工作更困難。
為破解難題,市機場片區指揮部提出“引種馴化、就地育苗”的思路,即篩選一批耐鹽、耐旱、抗風的園林綠化苗木,將其引種、移植到大嶝的儲備馴化苗圃中,通過一段時間的耐鹽霧、抗風、耐旱脅迫等馴化措施,結合鹽堿基質改良,提高苗木對大嶝島立地條件的適應性和存活率,而后用于沙地復綠、公園道路等綠化項目建設。
住宅集團下屬的廈門萬銀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建設“兩抗一適”引種馴化苗圃,并邀請廈門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聯合技術攻關,逐步構建涵蓋“選種-育種-栽培-養護”全過程機場片區苗木專有技術體系,配套研發土壤改良、基質改良、水肥調控等多項技術,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應用于機場大道、陽塘安居小區等項目的綠化建設中。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新機場片區內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機場大道示范段,花圃綠意盎然;在環嶝北路上,小葉紫薇的小花長滿枝頭。據了解,經馴化后的苗木存活率高,配合后期養護管理,總體長勢表現較為穩定。
隨著新機場片區項目建設的逐步推進,相關單位還將繼續展開生態修復、病蟲害治理等方面的技術研究,擴大苗木的引種馴化范圍,為未來的綠化建設做足準備。(記者 謝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