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暴飲暴食、懶得運動……25日,廈門市疾控中心正式發布《2015年廈門市死因分析報告》,看著報告上的數據,也許您會更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根據該報告,廈門市戶籍居民男女死亡率均比2014年略有下降,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比重達85.39%,成為廈門市戶籍人口的主要死因。
全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0.17歲
報告顯示,2015年廈門市戶籍居民總死亡10036人,總死亡率為4.70‰,其中男性死亡5753人,死亡率為5.43‰;女性死亡4283人;死亡率為3.98‰;男女死亡率均比2014年略有下降。三大類疾病中,慢性病導致的死亡比重最大(達85.39%);其次是損傷與中毒(傷害),占7.72%;感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占5.07%。慢性病仍為廈門戶籍人口的主要死因。
據介紹,2015年全市前五位疾病死因為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損傷中毒,占總死因的83.96%,與2014年死因順位相同,且各種疾病死亡率波動不大。惡性腫瘤仍保持較高的死亡率,達159.28/10萬,占總死亡的33.89%。前五位死亡癌種分別為肺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和胃癌,占癌癥總死亡數的72.33%,與2014年相比,肺癌的死亡率有所上升。不同年齡段首位死因有所不同,0~4歲嬰幼兒主要死于圍生期(自懷孕第28周到出生后一周這段時期)疾病和先天異常,其他年齡組的首位死因為惡性腫瘤。
平均期望壽命一般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即在現有的死亡水平下,新出生嬰兒未來如果沒有意外,預期能活到這個年齡。2015年全市居民期望壽命為80.17歲,比2014年(80.02歲)增長0.15歲,其中,男性為77.54歲,女性為83.20歲,女性比男性高5.66歲。
醫生建議減少食鹽的攝入(人不吃鹽會怎么樣?)
實際上,人的壽命除受社會經濟條件、醫療衛生水平等影響外,更與其本身的體質、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要想長壽,除了應注重“吃動兩平衡”,勤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外,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心態平衡、戒煙限酒,按時吃早餐、規律作息。
疾控專家表示,慢性病醫療成本高,疾病負擔重,占廈門總人口死亡的80%以上,如何有效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是廈門面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醫生建議減少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少于6克鹽,可以降低血壓,而血壓是腦卒中和心臟病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減少有害飲酒,可以進一步達到預防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的目的;定期體檢,尤其是45歲以上居民的健康體檢,可以做到對慢性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國家、社會、個人的經濟損失,減輕疾病負擔。
此外,意外傷害僅次于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是引起少兒和青壯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傷殘率高,嚴重影響健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