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 距高考還剩不到兩周時間。眼下,廈門幾乎所有中學的高三年段也都陸續停課,讓學生自習。可有些考生卻愿意在這個“節骨眼”花時間去找老師補習,家長也甘愿付重金給孩子“開小灶”,就算每月砸上萬元也在所不惜。
但一線老師認為,現在補習純屬多余,抓基礎比拔高重要。
學生:沖刺補習每月上萬
和其他中學的高三年段一樣,高三學生小薇(化名)的班上這時已經停課,老師放手讓他們自習,只是在學生有疑惑的時候進行個別解答。但小薇不滿足于這樣的自習,所以每天晚上,小薇要趕往補習機構,讓補習老師一對一地輔導她。
這樣的輔導按小時計費,每小時200元。小薇一般每次去都要待上兩三個小時,每周去五天。按一個月算的話,小薇這個月的補習費就要1萬元左右。
小薇媽媽認為,這段時間對高三生來說太重要,就算花幾萬元才能換來高考成績的提高,那也值得。
機構:貴是因為“老師好”
昨天,導報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家培訓機構。他們都瞅準了商機,早早就推出針對高三學生的一對一輔導。
這些培訓機構的價格不相上下,一般每小時在200元左右,也有按月算或按科算的,但每個月下來也要幾千元。之所以這么貴,是因為“老師好”,而且“一對一”。
一所培訓學校表示,他們的首席補習老師是從公立學校跳槽過來的,經驗豐富;而且他們公司培訓歷史悠久,知名度高,所以每小時收費220元,補習時間依學生意愿而定。按每次2小時,每周補5天算,一個月也要近萬元。雖然貴,但培訓學校表示,仍有很多學生慕名而來。
老師:此時補習純屬多余
對于這種突擊補習的做法,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陸敏認為,高三學生盲目相信天價補習班太冒險,到了這時候,補習也純屬多余,還是抓基礎知識比較重要。
“一對一補習家教或許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但最了解學生情況的還是本校老師。”陸敏認為,學生熟悉一個新老師需要一個過程,老師要摸清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短板不足也需要一段時間,這時候去補習,兩者之間還沒磨合好,高考就來了,還不如跟著本校老師腳踏實地地復習。在這段時間,考生應該做的是抓基礎,不應再盲目拔高。他建議考生再做一做教材上的例題,或許更有幫助。
“在學習上不存在捷徑,砸重金未必能換來高分”。